(2)美国的中立政策: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期推行“中立政策”,同交战各国做生意,大发战争财。大战接近尾声时,为夺取世界霸权,捞取战利品,就放弃“中立”,对德宣战。1935年,美国国会通过《中立法》,规定美国在世界及其他地区发生的战争中保持“中立”,不得向交战双方输送军火和战略物资,防止美国卷入战争。1935年意大利入侵埃塞俄比亚,1936年德意法西斯武装干涉西班牙,美国继续推行中立政策,这就混淆了战争的正义性和非正义性,实质上也是一种绥靖。二战期间,修改《中立法》,加强了对英国、苏联、中国的援助。
(3)美国参加和发动的战争:1898年掀起美西战争。1900年参加八国联军对华战争。1917年4月,对德宣战,参加一战。1941年12月美国对日本宣战,参加二战。1950年-1953年发动侵略朝鲜的战争。20世纪60年代到1973年发动侵略越南的战争。1991年发动针对伊拉克的海湾战争。
2.政治
(1)运用现象和本质的关系原理分析认识“门罗主义”“门户开放”“泛美主义”“金元外交”。“大棒政策”“杜鲁门主义”是美国推行全球霸权的重要政策,是霸权主义、强权政治的表现。
(2)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认识美国历史上的中立政策。
(3)美国对外推行的扩张、霸权政策是由美国资本主义国家性质决定的,是为其国家利益服务的,体现了资本主义国家的对外职能。
(4)当今世界,美国推行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是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主要障碍。美国妄图建立由它“领导”的单极世界,受到包括美国人民在内的一切爱好和平和主持正义的人民的反对和抵制。
(三十一)近现代国际关系的演变
1.国际矛盾冲突焦点的演变
(1)16世纪末到18世纪中期的总体特征是西欧国家争夺殖民霸权,从英西、英荷矛盾到英法矛盾。
①1588年,英国打败西班牙“无敌舰队”开始树立海上霸权。
②1652年-1674年,经过三次英荷战争,荷兰丧失欧洲强国地位。
③18世纪英法七年战争,英国打败法国,确立了世界殖民霸权。
(2)18世纪末到19世纪中期的总体特征是列强争夺海上霸权和欧洲霸权,从英法矛盾到英俄矛盾。
①18世纪末19世纪初,英国多次组织反法同盟,进攻法国。1815年拿破仑帝国覆亡,法国丧失欧洲霸主地位。
②1856年沙俄在克里米亚战争中失败,丧失欧洲霸权。
(3)19世纪晚期到1918年的总体特征是帝国主义重新瓜分殖民地和争夺世界霸权,从法德矛盾到英德矛盾。
资本主义经济和政治发展的不平衡,随着向帝国主义的过渡而加剧了。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改变了帝国主义国家之间力量的对比,造成了它们之间新的矛盾。实力与所占殖民地成倒挂情况。根源于普法战争的法德矛盾一时成为欧洲大陆的主要矛盾。为争夺巴尔干半岛,俄奥矛盾不断加剧。19世纪末20世纪初,德国经济发展超过英国,且将“大陆政策”改为“世界政策”,德国成为英国的主要竞争对手。英德矛盾成为帝国主义间的主要矛盾,到20世纪初,最终形成以德国为核心的三国同盟和以英国为核心的三国协约。两大军事集团扩军备战,终于导致一战的爆发。
(4)1919年-1945年的总体特征先是从战后初期的激烈动荡转为和平发展,继而30年代的大危机使世界走向战争,从英美矛盾到法西斯国家同反法西斯国家的矛盾。
推荐内容
教育新鲜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