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以士兵为主要力量的民族起义
B.以中下级武士为主体的改革运动
C.以殖民者后裔为领导的民族独立运动
D.以知识分子为核心的资产阶级改良运动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在准确记忆历史知识的基础上加以综合分析的能力,学生往往忽略对亚洲觉醒的学习,所以此题属于较难题。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明确“亚洲觉醒”的时期是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并采用特例的方法:中国的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来进行分析作答,选择D项。
4.社会主义运动的新发展和列宁主义的诞生
【导读】本考点近年没有命过题,对教材内容略作了解即可。
5.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和第一次世界大战
【导读】本考点近年命题不多,考查的重点在于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对一战的概况及其影响命题不多。复习时可不作重点。
【试题举例】(2008·全国文综卷Ⅱ)
下图为历史上某次战争的形势图。该图所示战局的时间是( )
A.1812年 B.1914年 C.1918年 D.1941年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涉及内容为第一次世界大战,属于中等难度题。本题解答的关键点在于抓住德国、奥匈帝国,可以把时间锁定在1914—1918年,同时要注意进攻箭头,沙俄遭到了周边国家的进攻。结合一战的知识内容判断,本题是反映一战后期,俄国爆发十月革命,1918年俄国与德国等签订了《布列斯特和约》退出了一战,遭到了英、法、美、日等国纠集协约国进行武装干涉。因此C项1918年为正确答案。
五、17世纪至20世纪初的自然科学
【导读】本考点在2006年命题较多,且多为综合性材料题。2008年备考可略作了解。
六、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和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1.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和历史意义
【导读】教材中将本考点与下一考点合为一节,在2006年全国文综卷中出现过许多题目,题型为选择题。2008年的备考中,属于全国文综卷的省份,可以不作为重点复习内容。其他省份要重点掌握新经济政策。
【试题举例】(2008·北京卷)
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进程中出现过两个政权并存的特殊局面,标志这一局面结束的事件是( )
A.二月革命的爆发
B.《四月提纲》的提出
C.七月事件的发生
D.十月革命的胜利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再认、再现历史基础知识的能力,出题的意图在于学生往往忽略关于十月革命的学习,属于容易题。学生可以直接结合所学选出正确选项。七月事件暴露了临时政府不愿意与工人阶级分享政权的意图,这是阶级矛盾作用的结果,而无产阶级也从中明白了和平仅仅是一个幻想,是一厢情愿而已。
2.苏维埃政权的巩固和向社会主义的过渡
【试题举例】(2008·四川卷)
苏维埃政权颁布的法令规定:“必须实行国家的粮食垄断,即绝对禁止任何人的粮食贸易……绝对禁止任何人保存和隐藏余粮。”这一措施实行于( )
推荐内容
教育新鲜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