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理学和史学
(3)文学
六、明、清(鸦片战争以前)
1.明朝的建立和专制制度的加强
【导读】此考点命题率较高,是复习的重点。明朝建立略作了解,重点掌握君主专制的加强并与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强化进行比较。对《大明律》的内容(包括小字阅读内容)要认真复习。要分析此知识点反映出的时代特征。要对科举制的发展变化进行归纳总结,并作出正确的评价和认识。对北京城的布局要重点掌握。
(1)明朝的建立和君主专制的加强
(2)《大明律》和特务统治的加强
(3)八股取士
(4)靖难之役和营建北京
2.明朝中后期的政局和明末农民战争
【导读】对明末农民战争的史实略作了解,重点掌握“口号”的内容及其意义。
(1)明朝中后期的政治危机
(2)明末农民战争
3.清朝的建立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强化
【导读】此考点的命题率不高,在复习时重点掌握两个人物:努尔哈赤和皇太极;三个概念:议政王大臣会议、军机处、文字狱。
(1)满洲的兴起和建国
(2)清军入关和统一中国
(3)议政王大臣会议和军机处
【试题举例】(2008·天津卷)
我国古代中央机构不断变革,曾先后出现了三公九卿、三省六部、内阁、军机处等制度。这些变革反映的趋势是不断强化( )
A.专制皇权 B.中央集权
C.监察权力 D.对农民的控制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依据史实认识和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属容易题。专制主义中央制度的形成和发展是中国古代史的重要知识,解答这方面试题需要正确理解“专制主义”和“中央集权”概念。本题反映的是古代中央机构的变革,不涉及地方问题,故选项B不正确,三省六部、内阁、军机处制度没有涉及监察权力,故选项C不正确,古代中央政治体制的不断变化,使权力越来越集中到皇帝手中,反映了专制皇权的强化,并不是针对农民,所以选项D不正确,选项A正确。
(4)文字狱
4.明清时期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
【导读】此考点命题的重点在农业和资本主义萌芽,但是,赋税制度的调整和一些重要城市还是要认真掌握。通过一条鞭法和摊丁入亩,对中国古代主要赋税制度的变化进行专题总结,找出其发展规律和历史作用。手工业,近年高考虽然对此知识点没有进行命题,但在学习时还是要很好掌握,并与唐朝手工业进行比较。除了掌握明清商业的情况外,还要与唐朝的商业进行比较。要结合本考点的知识点分析资本主义萌芽产生的条件,重点掌握缓慢发展的原因。
(1)一条鞭法和摊丁入亩
【试题举例】(2008·北京卷)
以下对明清时期白银使用与流通历史的认识,正确的是( )
A.“一条鞭法”实行赋役征银促进了商品经济发展
B.“地丁银”加强了封建国家对农民的人身控制
C.鸦片战争前,外贸出超造成中国白银外流
D.截至清朝结束,铜钱与银两兑换的比值没有改变
推荐内容
教育新鲜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