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方法

历史:2009年命题预测及名师指导(44)

  • 日期:2012-07-24 11:41
  • 来源: 乐学
  • 浏览:
  • 字体:[ ]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马关条约》的内容及其影响。解答此题时要抓住材料中的“内地运送税”“优例豁除”,这样就较容易选出答案。

  (4)三国干涉还辽和台湾人民的反割台斗争

  4.戊戌变法

  【导读】本考点是高考中的重中之重,从背景、经过、内容、结果几乎都考过,多以选择题和问答题出现,尚未出现材料题。应重点把握维新派的思想主张和历史意义,注意前后联系。另外要特别注意,“戊戌变法的背景”“维新派同封建顽固派的论战”在复习时要重点掌握。

  (1)戊戌变法的背景

  (2)康、梁的维新思想

  (3)维新派和顽固派的论战

  (4)百日维新

  【试题举例】甲午战争后,清政府开始组建新军。新军的主要特点是(  )

  A.仿效近代军制编练

  B.最早配备近代先进武器

  C.大量征召有先进思想的青年

  D.多以文人充任高级军官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戊戌变法的内容与新军的特点,考查考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戊戌变法军事内容包括裁汰绿营,精练陆军,改习洋操。B项“最早”与题干不符;C项与组建新军目的不符;新军的中、下级军官多为国内武备学堂毕业生充任,D与史实不符合。因此正确答案为A。

  (5)戊戌政变

  (6)戊戌变法的历史意义和教训

  5.义和团运动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导读】近五年高考对义和团运动很少命题,主要考查的是《辛丑条约》的危害。复习时要加强对“扶清灭洋”的口号、清政府对义和团政策的转变、义和团运动的影响、帝国主义侵华及对中国社会影响的掌握,要注意前后联系,构成资本主义侵华的战争史。

  (1)义和团运动的兴起和发展

  (2)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3)《辛丑条约》和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形成

  【试题举例】(2008·四川卷)

  在近代中国,协定关税特权逐步为西方列强所共享。反映这一过程的条约包括(  )

  A.《南京条约》《望厦条约》《黄埔条约》

  B.《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

  C.《望厦条约》《黄埔条约》《辛丑条约》

  D.《黄埔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比、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A项中的条约均反映关税的问题,这一时期正是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急需进行大量商品输出的时期,故条约中有此规定。《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签订时,列强主要对中国进行资本输出。故而B、C、D均不选。

  三、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和清朝的灭亡

  1.中国同盟会的成立和革命形势的发展

  【导读】复习时注意对论战内容的识记和理解。本考点属高考考查的重点,所占比重分值也较大,中国同盟会等知识点在高考中反复出现,大多是选择题和问答题。同盟会成立的背景、意义、三民主义的分析评价等,仍将是今后高考的重点。

  (1)同盟会的成立

  (2)同盟会的三民主义纲领

关于我们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意见建议 RSS订阅 TAG标签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9 - 2019 学霸哥湘ICP备13002298号 链接/广告QQ:287668250

本站部分内容摘自网络,若您的文章不愿被本站摘录,请及时通知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