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方法

历史:2009年命题预测及名师指导(56)

  • 日期:2012-07-24 11:41
  • 来源: 乐学
  • 浏览:
  • 字体:[ ]

  A.殖产兴业的经济政策

  B.富国强兵的奋斗目标

  C.全盘西化的生活方式

  D.文明开化的文化政策

  【答案】D

  【解析】此题考查日本的明治维新。题中涉及10种新事物大多和社会文化息息相关,出现在日本明治维新过程中,儿童将其用于玩游戏中,并不意味着“全盘西化”。

  4.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

  【导读】本考点命题不多,在复习时要从西方列强、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国家与地区、世界三个方面很好地分析并掌握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的影响。

  【试题举例】美国历史学家斯塔夫里亚诺斯总结说:“要确切认识西方的历史或非西方的历史,没有一个包括这两者的全球性观点是不行的;只有运用全球性观点,才能了解各民族在各个时代中相互影响的程度,以及这种相互影响对决定人类历史所起的重大作用。”作者在这里强调(  )

  A.从西方的角度认识非西方的历史

  B.从非西方的角度认识西方的历史

  C.用比较的方法认识西方和非西方的历史

  D.用整体性的观点认识西方和非西方的历史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对世界联系加强的认识,考查考生从材料中获取、解读信息的能力。材料中作者的观点是要用全球化的观点才能够确切认识西方的历史或非西方的历史。D项体现出了整体和全球史观。因此,正确答案为D。

  5.亚洲革命风暴

  【导读】本考点近年命题不多。若命题的话,有可能从亚洲革命风暴的性质、三个代表性的事件、亚洲革命风暴与亚洲觉醒的比较等角度切入,复习时要注意掌握。 

  四、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

  1.第二次工业革命和垄断组织的形成

  【导读】本考点在教材中叙述是“第二次工业革命”,而考纲列出了“垄断组织的形成”。对第二次工业革命,近年在地方卷中出现过选择题,而在全国文综卷中没出现过题目。由此可见,属于全国命题的地方,要重视对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复习,对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特点和影响以及垄断组织的评价都要很好地掌握。

  【试题举例】(2008·重庆卷)

  下列表述与第二次工业革命史实不符的是(  )

  A.汽船的发明改变了水上运输的状况

  B.发电机的问世使电力成为一种新能源

  C.无线电报的出现增强了各国的联系

  D.内燃机的创制推动了石化工业的发展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史实。在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1807年,美国人富尔顿制成的以蒸汽为动力的汽船试船成功。

  2.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向帝国主义过渡

  【导读】近年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向帝国主义过渡命题中,选择题少,大多是材料题,复习时要注意掌握各国经济发展的原因及其特点。

  3.亚洲、非洲、拉丁美洲的民族民主运动

  【导读】复习时要注意整体掌握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概况。本考点近年命题不多,复习时注意掌握亚洲觉醒的特点并与亚洲革命风暴进行比较。

  【试题举例】(2008·北京卷)

  “亚洲的觉醒”时期,唤起亚洲各国人民民族民主意识的运动,除了下层人民的斗争外,还有(  )

关于我们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意见建议 RSS订阅 TAG标签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9 - 2019 学霸哥湘ICP备13002298号 链接/广告QQ:287668250

本站部分内容摘自网络,若您的文章不愿被本站摘录,请及时通知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