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方法

历史:2009年命题预测及名师指导(2)

  • 日期:2012-07-24 11:41
  • 来源: 乐学
  • 浏览:
  • 字体:[ ]

  3.了解学科前沿,关注课标课程改革

  新课程标准以专题模块的形式出现,强调理念的推陈出新,突出知识的归纳整合,弥补了现行课本的不足。这种改革已经对高考的考试形式(包括题型、题量、分值等)、考试内容乃至整个教考评价机制产生重大影响,应予以重视。

  例如第一次世界大战发生的原因是什么?常态下的分析可能是(1)根本原因: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改变了列强之间的力量对比,造成它们之间争夺霸权和殖民地的矛盾。(2)具体原因:帝国主义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加剧了国际局势的紧张与动荡。(3)直接原因:萨拉热窝事件的发生。用课程标准就会有新的补充,那就是(4)科技条件:科学技术的进步成果(包括新式武器、新交通工具和新通讯手段)被运用于军事领域,导致战争在更大范围内进行,形成世界性大战。(5)社会因素:军国主义和极端民族主义的泛滥。进入20世纪后的激烈竞争中西方列强相信战争是最后解决问题的办法,纷纷扩军备战;而面对战争危险各国统治阶级纷纷煽动极端民族主义思想,使许多人陷入民族主义战争狂热之中。

  4.理论联系实际,关注时政热点焦点

  应尝试以某一个社会问题为主题用历史思维展开综合阐述,有意识地训练思维的整体与逻辑性,并适当地用政治、地理学科知识问题,提高复习备考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短效热点:对2008年4月至2009年3月间发生的国内外时政热点问题予以关注,如全球金融风暴与罗斯福新政的对应等。周年次周年:在全面复习基础上,对尾数为8、9、0年份所发生重大事件进行重点复习,如改革开放30年、新中国60华诞、《告台湾同胞书》发表30周年、中美建交30周年等。长效热点:把人类长期普遍关注的问题与教材对应起来,有机渗透。如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民主政治建设,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三农”问题与建设新农村,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和谐社会,知识经济的兴起和可持续发展观,构建和谐世界、促进共同发展等。热点问题复习要注意通过学科知识来展示热点和处理热点,即充分联系学科知识,不能脱离历史知识本身而盲目追“热”。

  5.适量训练主干内容,不断巩固学习成果

  题要适量做,最好采用高考题或高质量的模拟题,力求准确规范,力求答题方法、技巧、思路有提高。从考试训练中看知识掌握如何,及时查漏补缺;思考材料题、问答题思路如何打开,是否做到了联系教材定方向,列出提纲心里亮,组织语言精又当。

  三化教材(考点题型化、题型要点化、要点规范化)主干知识是提高解题水平的有效途径。例如百家争鸣的历史背景是什么?各派代表的利益是什么?历史影响是什么?

  答案:(1)社会背景——①经济根源:生产力发展出现多种经济基础并存局面。②政治状况:奴隶制度进一步崩溃,封建制度逐步形成,历史经历着划时代的变革。③阶级基础:阶级结构、阶级关系十分复杂,代表不同阶级立场的思想家层出不穷,形成了不同的派别。④社会环境:诸侯割据称雄时期,统治者不可能推行封建的文化专制主义,造成思想界相对宽松自由。⑤文化因素:私学的兴盛,造就一批知识分子,在社会政治活动中非常活跃。⑥不同派别的代表人物竞相著书立说,宣传自己的主张,批评别人,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2)代表利益——墨家代表小生产者、小私有阶层利益,儒家孟子代表贵族地主利益,荀子代表地主阶级利益,道家代表没落的奴隶主贵族利益,法家代表新兴地主阶级利益。(3)历史影响——①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体系的基础,成为后世各种思想文化的渊源。其中儒家思想孕育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政治理想和道德准则,道家学说构成了2 000多年传统思想的哲学基础,法家思想的变革精神,成为历代进步思想家、政治家改革图治的理论武器。②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活跃了思想、传播了文化,对当时和日后社会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关于我们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意见建议 RSS订阅 TAG标签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9 - 2019 学霸哥湘ICP备13002298号 链接/广告QQ:287668250

本站部分内容摘自网络,若您的文章不愿被本站摘录,请及时通知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