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方法

历史:2009年命题预测及名师指导(3)

  • 日期:2012-07-24 11:41
  • 来源: 乐学
  • 浏览:
  • 字体:[ ]

  第二章 文科综合下历史科

  考试大纲导读

  2009年《全国统一考试大纲》闪亮登场,它是高考命题、备考和评价的依据,也是高三师生复习备考的依据。它可以帮助师生抓住复习的重点,突破复习的难点,以便知识的系统化和准确化,提高复习的效率。

  复习时要注意以下几点:(1)在强化复习历史主干知识的同时,要把长效热点和周年热点相结合,要把冰灾问题、地震问题、金融海啸问题、上海世博会、美国政府换届、北京2008年奥运会、“三农”问题、全球经济合作、中国拉动内需问题、虎门销烟170周年、五四运动90周年、新中国成立60周年等时政热点问题引入到复习中,以凸现历史学科的社会功能。(2)要重视与新课程改革的接轨,要以“文明史”为总纲,以“近(现)代化”为主线,以“全球化”为导向,以新课程标准和理念为渗透,联系近年来历史学术研究和学术观点的新变化;要注意给学生提供新的历史情境材料,引导学生进行分析、概括和提炼,提高解决研究性、探究性问题的能力。(3)坚持专题复习的策略,注意专题的细化,打破中外历史的界限,结合新课程标准中专题史的划分情况,“抓小放大”,大做“小专题复习”的文章,提高复习的针对性和效率。(4)要适度关注楷体字部分的内容,对教材正文部分没有作出结论而楷体字部分作出结论的,要求学生掌握。

  Ⅰ.考试性质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是由合格的高中毕业生和具有同等学力的考生参加的选拔性考试。高等学校根据考生的成绩,按已确定的招生计划,德、智、体全面衡量,择优录取。因此,高考应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Ⅱ.考试内容

  [考核目标与要求]

  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强调对历史、地理、政治各学科知识的整体、综合把握。测试既反映学科和学科间的联系,又注重多层次、多角度分析、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

  据此,本大纲拟订了“文科综合能力测试”的考核目标与要求。其中“考核目标”即综合测试的能力目标,“要求”是分别对每一考核目标不同层次和水平的界定。

  [考试范围]

  第一部分 中国古代史

  一、先秦

  1.夏、商、西周的更替和制度

  【导读】此考点近年命题不多,大多知识点略作了解即可,建议重点掌握夏朝建立的意义、盘庚迁都的影响、武王伐纣的性质以及分封制。

  (1)夏朝的建立

  (2)商朝的兴衰

  (3)武王伐纣和周朝的强盛

  (4)国人暴动和西周灭亡

  【试题举例】(2008·北京卷)

  下列对夏、商、周三朝都城位置的表述,正确的是(  )

  A.都在今天陕西省境内

  B.都在关中地区

  C.都在今天河南省境内

  D.都在今天黄河流域

  【答案】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在识记历史基础知识的基础上进行综合分析的能力,对于夏、商、周都城的考查切合了北京考题地域性的特点,但由于学生对于先秦史的记忆兴趣不浓厚,所以此题归为中等难度题。解答本题的重点在于明确夏商周的都城都在今天的河南和陕西境内,并且从地图上看,都在黄河流域。A、B、C三个选项表述不全面,选择D项。

关于我们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意见建议 RSS订阅 TAG标签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9 - 2019 学霸哥湘ICP备13002298号 链接/广告QQ:287668250

本站部分内容摘自网络,若您的文章不愿被本站摘录,请及时通知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