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966年夏至1976年10月的文化大革命十年给党、国家和人民带来建国以来最严重的挫折和损失。对刘少奇同志的不公正待遇,造成党的历史上最大的冤案。1971年党中央粉碎林彪反革命集团。1976年10月,党中央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结束文化大革命。1978年党中央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停止“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方针,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并且纠正了一大批冤假错案。1980年中央为刘少奇同志恢复名誉。
2.政治
(1)历史上的重大挫折、失误及其纠正,说明中国共产党是伟大的党,能够纠正错误和总结经验教训,并能通过自身的努力来克服失误。表明党是坚持真理、修正错误的党,是经得起胜利与挫折的,是任何敌人和困难都压不倒的坚强的党。
(2)坚持发展的观点,正确认识党的失误:每次失误都成为革命和建设的新起点。党在不断的探索中前进、成熟,不断地提高其领导和执政水平。
(3)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正确看待党的失误和成绩。失误在共产党80年的革命、建设的斗争中总体来说是次要的,决不能以偏概全,以此来削弱或否定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制度。
(十八)近代经济形态的演变
1.历史
(1)鸦片战争后,英国等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在中国通商口岸开设工厂,并疯狂地向中国倾销商品,中国逐步卷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自然经济开始逐渐解体。中国经济开始由封建自然经济演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经济。19世纪末,帝国主义国家疯狂地瓜分世界,抢占世界市场,向中国大量输出资本,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经济最终形成。
(2)洋务企业:19世纪60至90年代洋务派兴办的军事工业,由国库支付开销,以政令调拨分配产品,内无利润积累,外无市场联系。因此军事工业是历史上封建官办企业的延续,而不是资本主义性质的企业。
(3)民用工业有私人投资、有新式工人和劳资关系,但又受封建官僚制度的束缚,因而包含着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矛盾。这种企业是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是中国近代官僚资本主义的最初形式。
(4)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见专题十九)。
(5)中国官僚资本主义:南京国民政府建立后,国民政府通过整顿税务、控制金融、改革币制等措施,增加中央财政收入,建立了官僚资本对国民经济的统治。抗日战争期间,国民政府实行经济统制政策,垄断工业,采取“粮食征购”“征借”等手段,商业上实行专卖,并独占全国金融,到1941年底,官僚资本已占全国资本总额的一半。解放战争期间,军费激增,滥发纸币导致通货膨胀,国统区经济处于崩溃边缘。新中国成立后官僚资本被没收,归国家所有,建立了国营经济。
(6)民主革命时期共产党经济活动:1927年决定开展土地革命。1931年制定“变封建半封建的土地所有制为农民土地所有制”的革命路线,把发展农业放在第一位。抗日战争时期,抗日根据地实行“减租减息”的土地政策,号召开展大生产运动。解放战争时期,1947年制定《中国土地法大纲》规定“耕者有其田”制度。1949年春,七届二中全会指出把中国由农业国变为工业国。
2.政治
(1)纵观近代经济形态的演变,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代表着当时历史发展的方向,是民族革命的经济基础。
(2)民主革命时期中共的一系列经济政策及活动,充分说明了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了共产党历来十分重视经济建设。
(3)近代经济形态的演变表明:只有获得国家的独立,才能更好地发展经济,才能够不受他国的控制和干涉,按照自己的意志处理内政和外交事务,才能实现经济独立和发展的艰巨任务。
推荐内容
教育新鲜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