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有关东北问题
1.历史
(1)近代中国东北,长期受到俄国和日本的侵略。1858年沙俄通过《瑷珲条约》割占中国东北外兴安岭以南、黑龙江以北60多万平方公里领土。
(2)1860年沙俄通过《北京条约》割占中国乌苏里江以东包括库页岛在内约40万平方公里领土。
(3)1894年甲午战争中,一路日军从朝鲜渡过鸭绿江入侵中国,占领九连城;另一路日军从辽东半岛花园口登陆,占领大连、旅顺,在旅顺对和平居民实行野蛮的大屠杀。
(3)1895年签订的《马关条约》把辽东半岛割给日本。割辽损害了俄、德、法三国利益,三国出面迫使日本将辽东半岛还给中国。
(4)19世纪末在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狂潮中,俄国强租旅顺、大连。
(5)1904年-1905年日俄战争在中国东北进行,战后俄国与日本分别控制中国东北的北部和南部。
(6)辛亥革命失败后的军阀割据时期,东北地区由日本扶植的军阀张作霖控制。
(7)1931年9月18日,日本关东军制造“九一八”事变,炮轰东北军大营,攻占沈阳,不到半年,日军侵占东北三省。
(8)1932年日本扶植溥仪为傀儡,建立伪满洲国,中国东北沦为日本殖民地。
(9)“九一八”事变后,中共派大批干部去东北,组织抗日游击队,1936年组成抗日联军,主要领导人有杨靖宇、周保中和李兆麟。
(10)1945年8月8日,苏联对日宣战,出兵中国东北,给70万关东军以歼灭性打击。8月9日,毛泽东发表“对日寇的最后一战”,号召中国人民举行全面反攻。8月15日,日本政府宣布无条件投降。
(11)1948年9-11月,辽沈战役胜利结束,东北地区解放。
(12)新中国成立后,东北地区发挥资源优势,已成为我国重工业基地。一五计划的主要成就有: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沈阳第一机床厂和鞍山无缝钢管厂。1963年开始建设大庆油田。
2.政治
(1)纵观近代以来东北地区历史的发展,说明国家独立是东北地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根本前提和保障。
(2)辽沈战役首先攻打锦州,体现了抓主要矛盾的道理,主观和客观相符合的原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原理。
(3)目前东北地区的发展遇到一些问题,其发展速度明显低于东南沿海省市。其原因主要有:企业设备陈旧,劳动生产率较低;思想观念落后,缺乏进一步改革、开放的经营理念;计划经济时代的一些体制仍有负面影响;自身优势并没有充分发挥出来。
(4)东北地区应扬长避短地适应新形势,发挥资源优势,因地制宜地制定适合东北发展的方针;加大改革力度,树立改革、创新的理念,更新设备,提高科技含量;加强国际交流,积极发展与俄、朝、日等国的经贸关系。
3.地理
(1)掌握近代沙俄侵占我国东北地区的示意图。识图:甲午战争形势图,掌握九连城、花园口、旅顺、大连等城市的位置。识图:辽沈战役形势图。
(2)东北地区西部是大兴安岭,北边是小兴安岭,东边是长白山,中部为辽阔的平原,土地肥沃,利于耕作,东北平原有北大仓之称。小兴安岭和长白山是我国第一大林区。
(3)东北地区资源丰富:石油储量丰富,著名的煤炭基地有阜新、抚顺、鸡西、鹤岗等;鞍山、本溪是著名的钢铁基地。东北地区是重要的工业基地:哈尔滨发电设备制造业,沈阳富拉尔基机器制造,长春汽车工业,齐齐哈尔机车制造业,旅大造船业,佳木斯造纸业,吉林化学工业都很发达。东北地区铁路、水路交通发达、便利。综合分析东北地区发展优势。
推荐内容
教育新鲜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