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方法

高考数学(理科)复习:2009年命题预测及名师指导(19)

  • 日期:2012-10-29 10:03
  • 来源: 自学习
  • 浏览:
  • 字体:[ ]
B2yC2=0.

  (1)l1∥l2⇐A1/A2=B1/B2≠C1/C2

  ⇔{A1B2=A2B1,A1C2≠A2C1}

  (2)l1与l2相交⇐A1/A2≠B1/B2

  ⇔A1B2≠A2B1.

  (3)l1与l2重合⇐A1/A2=B1/B2=C1/C2

  ⇔{A1B2=A2B1,A1C2=A2C1}

  (4)l1⊥l2⇔A1A2+B1B2=0.

  6.若知点P(x0,y0)和直线lxx1, 则点P到直线l的距离d=|x1-x0 ;若知点P(x0,y0)和直线lyy1, 则点P到直线l的距离d=|y1-y0 .两平行直线间的距离也可利用点到直线的距离来求解。求解一点到直线的距离问题时,直线方程要化成一般式. 研究点关于直线的对称问题的关键是:直线是点与其对称点的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7.要注意特殊直线对公式的制约作用. 求两直线的夹角或直线到另一直线的倒角,或利用夹角(或倒角)求参数,主要依据夹角公式。若斜率不存在,可考虑用数形结合来求。

  求解与两直线平行或垂直有关的问题时,主要利用两直线平行或垂直的充要条件,即“斜率相等”或“互为负倒数”. 若出现斜率不存在的情况,可考虑用数形结合的方法去研究。

  直线的平行关系的图形分析往往具有一定的直观性,其代数特征是两条直线的斜率相等,但应用斜率公式时也要注意平行于y轴的直线的限制性。

  【试题举例】

  已知l1:2xmy+1=0与l2:y=3x-1,若两直线平行,则m的值为     .

  【答案】-2/3

  【解析】 2/3=m/-1≠1/-1⇒m=-2/3

  (3)了解二元一次不等式表示平面区域。

  【导读】主要考查根据直线方程、二元一次不等式所画平面区域的准确性,可能以选择题或填空题的形式出现。一般地,二元一次不等式AxByC>0表示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表示直线AxByC=0某一侧所有点组成的平面区域。通常我们取一个特殊点(x0,y0)考察Ax0+By0+C的正负判断应取直线哪一侧。特殊地,C≠0时,常把原点作为此特殊点。所谓“>在右侧,<在左侧”即AxByC>0(A>0),不等号为大于号(>)时所表示的平面区域在直线AxByC=0的右侧, AxByC<0(A>0),不等号为小于号(<)时所表示的平面区域在直线AxByC=0的左侧。

  【试题举例】

  下面给出的四个点中,到直线xy+1=0的距离为√2/2,且位于{x+y-1<0,x-y+1>0} 表示的平面区域内的点是(  )

  A.(1,1)  B.(-1,1)  C.(-1,-1)  D.(1,-1)

  【答案】C

  【解析】给出的四个点中,到直线xy+1=0的距离都为√2/2,位于{x+y-1<0,x-y+1>0} 表示的平面区域内的点是(-1,-1),∵{-1-1-1<0,-1-(-1)+1>0} ,选C.

关于我们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意见建议 RSS订阅 TAG标签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9 - 2019 学霸哥湘ICP备13002298号 链接/广告QQ:287668250

本站部分内容摘自网络,若您的文章不愿被本站摘录,请及时通知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