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提高教师业务素质的形式也层出不穷。近年来,在新教师招聘考试、职称评定、教学竞赛等方面,举办方常采用课堂教学测试(片断教学)的方法,来考核教师的综合素质和能力。那么,如何认识了解课堂教学测试(片断教学)呢? “课堂教学测试”,它又是一种什么样的教学形式呢?所谓的“课堂教学测试”即“课堂片断教学”,它是截取一节完整课的某个教学部分,在规定的时间内(大约20分钟)让执教者面对评委、专家或领导进行的一种模拟课堂的教学。
新课程背景下美术课如何进行课堂教学测试(片断教学)?这个问题也引起了众多美术老师的关注。我个人认为美术课片断教学是进行教学教研、评估教师基本素质和展示教师教学才能的重要途径之一;是评价执教者个人综合素质能力高低的有效方法。如何实施美术课的教学测试(片断教学),首先我们应了解美术学科教学的特点,美术学科不同与其他学科,它有自己的学科特点。我认为,美术课的课堂教学测试(片断教学),应建立在学科教学的基础上,执教者通过完成指定的教学任务,来展示自己的美术理论水平,组织教学方法、语言表达能力和绘画技能示范等基本功。美术课片断教学无论是从内容还是时间上看,都不是孤立的,而是一节完整的美术课中的一个局部,所以,在设计教法时,应从整节课设计入手,全盘考量,这样才能提高片断教学的质量,具有实效性。那么,如何进行美术课堂教学测试(片断教学)呢?本人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简单的分析。
一、美术课堂教学测试(片断教学)内容应做到完整。
美术课堂教学测试(片断教学)与一节完整的美术课的准备和教学并没有什么大的区别,它是一节完整美术课的浓缩。要有明确恰当的教学目标、清晰的教学思路、循序渐进的教学步骤;要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要体现美术课的特点,应注重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应当遵循审美的规律,多给学生感悟艺术作品的机会,引导学生展开想象,进行比较。加强学生美术基本功的练习,掌握绘画构图、手工制作要领,提高美术技能等等。比如,教学目标:一要体现知识目标。通过对所学内容的欣赏学习,使学生在活动中,初步了解并掌握其基本的创作的表现方法;二要体现能力目标。让学生在活动中了解和掌握所学的美术技能和要求,提高学生的作画能力和创造能力;三要体现情感目标。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到参与学习美术的兴趣,并愿意在自己的作品中表达自己的感受;教学的过程要有导入部分,授新部分和结束部分(作业设置或评析)。
推荐内容
教育新鲜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