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使教师们迷茫困惑的原因在于家长和社会究竟会怎样看待教师对学生的那些缘于爱心、促其成才的严格要求,怎样理解他们对学生的那些哀其不争、催其奋进的慷慨陈词,怎样评价他们那种不苟言笑、冷脸热心的教育风格?
事实上,他们的困惑和担心并非无病呻吟。最近连续发生的一些“家长状告教师不尊重学生人格”的事件已经真的可以让教育者捏一把汗了。
让我们担忧并且必须思考的是:倘若真如一部分当事教师所说,他们的行动只是出于对学生负责任的良心,并没有对学生使用过激的言语和行动,更谈不上伤害了学生的人格尊严,那么,家长的状告、媒体的渲染、社会的误解会把中国的教育推向哪里?
可悲的是,许多家长不知道教师需要对不同的孩子因材施教,没有人告诉他们该怎样判断教师的行为到底是在严格要求学生、还是在伤害学生的尊严。对孩子无原则的顺从和放纵不仅是对孩子人格最大的伤害,而且是对孩子一生的伤害,是对人类生命最大的蔑视和侮辱。
大部分教育工作者和教师仍然坚信“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的真理。他们坚信学校是帮助孩子们建构人生规则、社会规则的重要阵地,他们也坚信教师是帮助孩子们顺利起航人生的引航人和助跑师。可叹的是,他们唯独没有坚信家长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所起的作用不亚于教师和学校,即便他们认识到了这一点,也没有立刻行动起来,把家长纳入需要进一步学习的教育者的行列中,从而把与家长的沟通、对家长的教育也一并纳入学校的教育体系中。
伴随着新《义务教育法》的出台,就学校来论教育、以教师惟上的小教育时代应该一去不复返了,该是学校回过头来,拉动家长进而推动社会一起为孩子们的健康成长而呐喊助威的时候了!
惩罚是高难度的教育手段
推荐内容
教育新鲜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