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消费行为
【导读】本考点着重考查树立正确消费观的知识。学生在复习时,要结合社会生活中的消费现象分析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把握适度消费、科学消费,大力倡导健康、节约、环保的消费模式。
四、生产与经济制度
(一)生产与消费
1.生产决定消费
2.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
【导读】生产与消费的关系是近年来高考的重点,常常用来考查学生对我国消费状况和消费结构的正确认识。建议学生在复习本考点时要联系生活实际,全面把握生产与消费的关系,既要看到生产对消费的决定作用,又要看到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要结合实例区分生产决定消费、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的几个方面。
【试题举例】
生产决定消费,消费对生产具有重要反作用。下列选项中,体现消费对生产具有重要反作用的是( )
A.数字技术的发展,为人们提供了视听效果更完美的产品
B.随着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旅游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
C.网上购物方式不仅方便了消费者,而且降低了企业成本
D.人们对健康的关注,推动了绿色食品业的迅速发展
【答案】D
【解析】“人们对健康的关注”属于消费,“推动了绿色食品业的迅速发展”属于生产,故D应选;A反映的是科技影响生产,B反映的是收入对消费的影响,C反映的是交换对消费和生产的影响,均不合题意。
3.发展生产的意义
【导读】本考点近年高考少有涉及,学生在复习时注意全面把握即可。
(二)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
1.公有制为主体
【导读】本考点是高考的重点,每年高考都有涉及。建议学生在复习时,要着重把握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公有制与公有制实现形式之间的关系等。
【试题举例】
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是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对“公有制为主体”的正确理解是( )
A.公有制在各个经济领域必须占支配地位
B.在混合所有制经济中,公有制成分必须保持在50%以上
C.公有制在各个地方都必须保持量和质的优势
D.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国有经济要控制国民经济命脉
【答案】D
【解析】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二是在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关键领域和重要行业,国有经济必须占支配地位,故选D;A、B、C表述均有错。
2.国有经济及其主导作用
【导读】本考点历年来都是命题的热点和重点,题型也是多样化。建议学生在复习时要结合“深化国有企业改革”这个热点问题去全面把握。
3.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导读】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这一考点在近年来高考中考查的频率较高。在复习时,学生要关注非公有制经济的地位、作用和发展方针,以及公有制为主体和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关系。
【试题举例】(2008·全国卷Ⅱ)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公有制经济主体地位不断得到加强的同时,个体经济快速发展。统计资料表明,1978年全国个体经济从业人员为15万,到2007年6月底,全国个体经济从业人员为5 309万。个体经济得以恢复和发展的原因在于( )
推荐内容
教育新鲜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