②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对于每个商品生产者来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用高于或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生产的商品,都只能按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价值量出售。因此,个别劳动时间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处于有利的地位;高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则处于不利的地位。
③赚钱:个别劳动时间小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赔钱;个别劳动时间大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赚钱。
(3)企业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意义
商品的价值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与个别劳动生产率无关,个别劳动生产率越高,则越能获利。
(4)供求关系对价格的影响
①影响价格的间接因素:气候、时间、地域、生产等,甚至宗教信仰、习俗等文化因素,但这些因素对价格的影响都是通过改变该商品的供求关系来实现的。
②供求影响价格:a.供不应求——抢购——价格上涨——形成卖方市场(卖者起主导作用的一种市场类型);b.供过于求——滞销——价格下跌——形成买方市场(买者起主导作用的一种市场类型)。
(5)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及表现形式
①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商品交换要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
②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受供求关系的影响,商品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6)价格变动对人们生活和生产经营的影响
①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a.价格变动会引起需求量的变动。一般来讲:价格降低——需求量变大,价格升高——需求量变小。
b.价格变动对生活必需品的影响比较小,对高档耐用品的影响比较大。
c.在可以相互替代的两种商品中,一种商品价格上升,导致对另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增加。
d.在有互补关系的商品中,一种商品的价格上升,不仅使该商品的需求量减少,也会使另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减少。
②价格变动对生产经营的影响。
a.调节生产。
b.提高劳动生产率。
c.生产适销对路的高质量产品。
3.消费
(1)消费结构的含义和恩格尔系数
①消费结构反映人们各类消费支出在消费总支出中所占的比重。消费结构会随着经济的发展,收入的变化而不断变化。
②食品支出占家庭总支出的比重,被称为恩格尔系数。恩格尔系数越小,人们生活水平越高。反之,越低。
(2)正确的消费观
①量入为出,适度消费。
②避免盲从,理性消费。
③保护环境,绿色消费。
④勤俭节约、艰苦奋斗是我们的精神财富。
二、生产、劳动与经营,1.生产与经济制度
(1)生产与消费的关系。
①生产决定消费。
a.生产决定消费的对象。
b.生产决定消费的方式。
c.生产决定消费的质量和水平。
d.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
②消费对生产有反作用,消费是生产的最终目的和动力。
a.消费的实现是生产行为的完成标志。
推荐内容
教育新鲜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