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感悟新。复习中从“是什么”上升到“为什么”,最后落实到“怎么做”,学以致用,使死的化学现象和化学方程式变活。如离子反应中,以(CH3COO)2Pb生成为例来理解离子反应发生条件。
3.总结新。高三复习不是简单罗列,而应该通过勾画横纵线条,织成一张网。如:
a.元素化合物复习:横向以氧化还原反应为主线,从卤素→氧族元素→氮族元素。纵向:结构→化学性质→存在、用途、制备。
b.有机化学:横向:卤代烃→醇→醛→酸→酯;纵向:如以浓H2SO4加热为条件发生的反应有:硝化反应、磺化反应、酯化反应、消去反应、分子间脱水反应等。
c.实验:如固液不加热装置制备哪些气体?可能的方法分别有哪些?进行归纳总结。这样复习不论从形式、过程、结果都体现了创新。然后是气体的净化、性质实验、与某物质反应后的计算等方案的设计,可以把高中教材的所有知识整合在一起。
化学复习要重视良好的学习习惯和严谨的科学态度的培养
化学复习要在知识整合的基础上注重能力、学习习惯和科学态度的培养。当一轮复习结束时,可能存在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不扎实、知识体系的构建不完整、化学用语使用不规范、语言表达能力差、化学实验能力差、思维的变通性差等问题,在二轮复习中要进一步严格要求,重视良好的习惯和严谨的科学态度的培养,采取多提问,多动笔,边总结边纠正的方法。
1.审题是最大的障碍:应学会抠题眼,看清关键字词和符号,防止思维定势曲解题意,然后仔细琢磨,体会命题意图,降低过失性失分。
2.规范用语,提高答题的准确性。做到简答完整,要点准确,语言简练,而今的高考难度已经有一定程度的降低,高考不是比谁难题做得好,而是比谁做得准。
3.要规范解题步骤,做到思维清晰,步骤齐全,减少失分的环节。
在复习中,坚持以大纲为准,夯实基础,把握主干,充分发挥学习的自主性,培养良好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接受信息、融合知识的能力,才能在高考中取得好成绩。
第二章 理科综合下化学科
考试大纲导读
《考试大纲》作为教育部颁布的指导高考的纲领性文件,是复习的出发点,也是研究高考命题的依据。同学们在复习备考的冲刺阶段,要高度重视《考试大纲》的指导性作用,通过考试大纲进一步明确化学命题的主导思想,明确2009年高考的方向,以大纲为依据展开复习。
学习大纲,要理解试题以能力立意的含义,科学完整地领会《考试大纲》中关于化学科测试所要考查的四项能力要求,明确考试复习要求中“了解、理解(掌握)、综合应用”等不同层次的含义,研究分析考纲中题型示例,有的放矢地进行复习。
考试的命题不离开大纲,教材是考试大纲的具体材料,是考试的具体落脚点。在备考复习中,要以教材为本,重视基础,依据《考试大纲》对各知识点进行全面落实,对基础知识进行充分的梳理和整合,做到适当拓展、透彻理解、细致把握,扫除知识结构中理解上的障碍,做到灵活准确地迁移知识。同时,要进行适度的强化训练,紧密结合复习的内容精选习题,重视习题后的总结与反思,提高对知识点的“活化”程度,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提高多层次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Ⅰ.考试性质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是由合格的高中毕业生和具有同等学历的考生参加的选拔性考试。高等学校根据考生的成绩,按已确定的招生计划,德、智、体全面衡量,择优录取。因此,高考应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Ⅱ.考试内容
推荐内容
教育新鲜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