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频道

北大学子:人大附中让我与众不同(3)

  • 日期:2012-02-22 11:14
  • 来源: 学友上传
  • 浏览:
  • 字体:[ ]


  这样精彩的生活,使得在人大附中的六年过的很快,总有让人措手不及的惊愕。于是难免会留下遗憾。那么学姐又有怎样的遗憾呢?当我们提出这样的问题时,学姐深有体会地赶紧回答。

  “有有有!我觉得,是这样,中学一定不要光学习,一定要参加各种社团啊或者说那种学生组织啊,锻炼自己的能力。因为我上了大学以后发现,我们系是一个特别学术的专业。大家在学习上投入也比较多,如果你想在学习上取得一个特别牛的成绩,这种可能性不是比较大。而且我不知道你们以后都想学什么,但是我觉得特别是这种人文学科,主要的不仅是学习。需要一些与人沟通啊还有一些团结合作的能力。我觉得这种是要从中学开始培养的。到大学以后会来不及。北京的孩子,尤其是人大附的孩子,跟外地孩子比,最不一样的是比较活跃。能参与的活动也比较多,然后在那些团体里都发挥一些比较主导的作用,这就是那些在只要高分的学校里学习的孩子所没有的。”

  看来人大附中这样的教育的确塑造了一批精英分子,那么人大附中的六年,又给学姐带来了怎样的变化呢?

  “这点特别特别大,我当初刚入学的时候,是一个特别腼腆的人,也不怎么说话,特别不爱在公众面前讲话,一说话就脸红。但是后来人大附对我的改变特别大。我初一的时候第一次开学典礼,当时听刘校长讲话,我就傻了。因为小学的时候校长说话都是那种拽文,当时听刘校长就是,那种风格,当时我就傻了。我就觉得,这中学太不一样了,后来就发现她真的是对我改变挺大的。包括后来参加一些学生团体啊什么的,会锻炼一些表达能力啊什么的。在公众面前也敢说话了,不像以前那么腼腆了。我觉得刘校长对我影响挺大的,她个人魅力特别强。”

  刘校长的确是个受学生们爱戴的好校长,学姐作为离校长有些距离的学生却一直将她挂在嘴边。每次她在升旗仪式上的讲演或是其他时候的精彩讲话总是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们。

  “那人大附中的学生们呢?他们有没有什么不同?”我们又追问道。

  “因为我没上过别的学校,也没法说。但是我这么一个经历。我高一的时候在理科实验班,高二到文科实验班,后来生了一次病休学了一年。然后我经历的这每一个班都给我感觉特别温暖,非常融洽,都互相帮助那样。所以上了大学以后会落差特别大。感觉这个班的人都不太认识,没人管你,所以还是非常非常怀念高中的。”

  学姐高中时的生活,在我们眼中已渐渐形成了一幅画面。那样精彩而又快乐温暖的校园生活,现在也正发生在我们身上。有着共同语言的我们聊起彼此的生活,总有一种莫名地亲切感。我们同时也很好奇,学姐作为一个人大附中人,对于人大附中人和人大附中精神的理解。

  “我觉得,人大附中人就是有一种精神就是,想让自己与众不同。想把自己的独特方面表现出来。这个精神也是刘校长传达给我们的。”

  这倒是有些出乎意料,却又在意料之中。本以为学姐要说出一个多么丰富的人大附中人形象,但这样最简单而直接的概括,让作为人大附中人的我们感到深深地赞同。

  “那么现在回首母校,对人大附中是什么样的感觉?”

  “好!

  “嗯……怎么说呢?你有没有一种感觉,你感觉你上人大附中以后,你的灵魂整个就和她融为一体,你做什么事儿都会为了她好。你比如跟别的学校学生出去,你听到他说人大附中不好你就会反驳他,你就会觉得你的心其实是跟人大附中一体的。

  听到这里,我们全都一致地不停点头。我们都像学姐一样深深地爱着人大附中,也能体会到学姐毕业以后对人大附中的无比依恋。这些年过去,学姐重返校园,一定发现了有些什么不同之处,我们又继续询问学姐眼中人大附中的改变。

关于我们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意见建议 RSS订阅 TAG标签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9 - 2019 学霸哥湘ICP备13002298号 链接/广告QQ:287668250

本站部分内容摘自网络,若您的文章不愿被本站摘录,请及时通知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