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升初频道

称赞“别人家的孩子”是对自己孩子的伤害(4)

  • 日期:2013-10-04 09:05
  • 来源: 网友上传
  • 浏览:
  • 字体:[ ]

  这就不难解释为什么那么多大家眼里的“好孩子”选择了自杀,因为他们更容易把外部的压力内化,当他们做得不够好时,他们更加不原谅自己,他们对自己更加不宽容。宁夏一个13岁的小女孩在小学毕业典礼的当天上吊自杀了。她的爸爸妈妈看到孩子的遗书时悲痛欲绝。孩子写道:“爸爸、妈妈,我是个差生、我没考好,我上不了重点中学,我死了,可以给你们省10万元”。

  “你要知道,什么叫童年恐慌啊。童年恐慌就是,儿童由于面临巨大的压力,不能理解、不能承受,而产生的一种焦虑。而这种恐慌正在越来越厉害地在未成年的孩子中弥漫着。”孙云晓说。

  “因为我们的教育目标是成功而不是幸福,”孙云晓说,虽然父母、学校和老师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有些时候并没有直接把压力抛给孩子,但是却有意无意地、有选择地给孩子呈现信息:我们常常告诉孩子考上大学是成功的;我们常常吓唬孩子,如果不好好学习,父母就要付出更多辛苦;我们常常告诉孩子,如果不好好学习就会辜负了老师和父母……为了激励孩子,我们在孩子面前铺开了一条没有退路、没有出口的道路。

  于是,从小到大,孩子们默默地毫无选择地内化着周围强大的要求和压力,“它成为一个心灵的黑洞,正在给孩子造成致命的伤害。”孙云晓说,当孩子的压力内化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寻找解脱是一种必然的选择。

  专家指出,父母和老师更应关注的是:“别人家的孩子”这个文化现象折射出的是一种普遍的社会焦虑。其实,只要我们对所有孩子都充满信任和期待,提供公平的教育机会,他们就都能够成才。在尊重孩子的合理需要和成长规律的前提下,成人社会要积极引导,特别是做人生价值的引导,让孩子从自己的所作所为和所思所想中“看到自己”和“成为自己”,从而受益终身。

相关文章

关于我们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意见建议 RSS订阅 TAG标签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9 - 2019 学霸哥湘ICP备13002298号 链接/广告QQ:287668250

本站部分内容摘自网络,若您的文章不愿被本站摘录,请及时通知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