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如:教师不能以身作则。教师本人是学校里最重要的师表,是最直观、最具有效益的模范,是学生最活生生的榜样,这要求为师表者,必须时刻注意检点自己,以身作则,凡是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必须先做到。有些教师却不注意这个问题,诸如,乱收费,强求学生买无用的书刊、复习材料,强求学生作校服、吃课间餐,以便从中受益。又如:有的教师要求学生书写工整,自己却满黑板“龙飞凤舞”;要求学生不迟到、不旷课,自己却时有迟到、旷课;要求学生勤奋劳动,自己却躲在一边歇着;要求学生开会遵守纪律,自己却站在会场边谈笑风生,等等。
这些不仅降低了学校的教育职能和教育效果,而且带来了负面影响,由此而出现差生也就没什么奇怪了 。
3、教育内容和方法存在不适应
思想教育内容单调无味,从书本到书本,从理论到理论。很少引导学生去思考、比较、讨论学生需要解决的问题,是教育无的放矢缺乏针对性。教育方式方法缺乏适应性。因材施教原则要求教师必须根据不同的情况,施以不同的教育,而目前的一些教师,把各具特色的学生放在同一层次上,同一个内容、同种要求、同一种方法,一刀切,不适应当前形势和青少年的身心发展特点以及他们的认识水平和接受能力,不能引起多数学生的兴趣。学校教育活动形式的单调,不少仍是过去常用的教育形式。
4、在教学方面存在不少矛盾
高负荷与低智商的矛盾。由于历史原因,我国教育欠账较多,教育结果不合理,升学教育、应试教育一直作为教育的主要导向。客观形势迫使许多学生想从大量练习中想办法摆脱学习负担过重的局面。长期的过重负担,导致一部分学生的神经系统过度疲劳,使潜在能力的发展受到抑制,以至于出现了一些学习差生。
超编的班级集体与众多需个别辅导的学生个体的矛盾。在正常的班级编制下,一个学历合格的有经验的老师,通过教育、教学及与学生的多种接触,完全有可能针对学生学习、思想情况,予以恰当的指导。但不少学校由于校舍、设备或师资不足,一个教学班级超编至五、六十人,教师任课的节数又往往超过规定的节数。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只能艰难的应付备课、讲课、批改作业及班级的面上工作,无力去体察每个学生的思想及学习情况,更谈不上去逐一帮助,这样就使得一些需辅导又得不到辅导的学生成为差生。
推荐内容
教育新鲜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