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学法不良型。 拙劣的学习方法导致很差的学习效果。这类学生智力正常,但学习很不得法,从小学到中学,一直沿用死记硬背的学习方法,从数理公式到文史内容都要靠背。这类学生不能举一反三,对简单的基础问题尚可应付,对综合题常常束手无策。其数量多于智力不良性。
(3)外因致差型。这类学生智力正常,有的甚至高于一般学生。但因个人的疾病、社会的不良影响、家庭的种种变故、学校教育教学的种种失当导致学习成绩差。这类学生占的数量很大。
(4)内驱力不足型。这类学生智力正常,有学习能力,但缺少发自内心的学习欲望,不懂为什么而学,学习没有积极性,得过且过,糊里糊涂的混。这类学生的数量仅次于“外因致差型”的数量。
(5)自制力不足型。这类学生智力正常,但缺乏自制力,十分贪玩。经教育,也懂得要努力学习,振作时,也下决心,信誓旦旦,决定“从明天开始,我一定要努力”,但一遇到好玩的,就无法控制。这类学生常常立志无长志,天天都唱“明日歌”,成天在受批评、感奋、决定、苟且、懊悔中度过而无力自拔。学习成绩呈下降趋势,终至成为差生一族。
2、思想品德差生。思想品德差生是指经常违反校纪校规、思想品德规犯,或犯有比较严重得道德过错,或具有轻微违法行为的学生。按其表现特征和问题严重程度,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生性好动型。这类学生比较聪明,生性好动,耐不住寂寞。上课安静不下来,不是自己摆弄些什么,“创”出点名堂,提出些怪想,或硬和人家讲话。他们实在不是有意捣蛋,多出于好奇、好动,一旦有想法就要马上说,马上干。这类学生,在倡导课堂要静悄悄,“连一根针掉在地上都听得见”的教师门下,便成了十足的“纪律差生”,在善于引导学生思考、鼓励学生质疑的教师门下,可能会被培养成为出类拔萃的人才。遗憾的是这类学生往往受到粗暴的训斥和惩罚,从而产生了对抗情绪,从无意中违纪发展到故意捣蛋,他们在“纪律差生”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
(2)逆反心理型。这类学生智力正常,多是比较聪明,遇事认真,凡是有自己的主见,对校长、教师的期望甚高。看到校长、教师向学生提出许多严格的要求,而校长、教师自己往往做不到,他们就很不服气;听到校长、教师说过头话吓学生,他们就很反感,产生了“你说不能这样,我偏要这样”的想法。一旦为此受了批评,有了委屈,他们逆反也随之上升,成了差生。
推荐内容
教育新鲜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