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核心组员的组建和培训
同伴教育的核心是学生对学生的沟通和引领,展示的是学生学习和生活中的原生态,通过形象演示而引起学生探讨、表达、沟通的兴趣,最终使预设的思想观念在学生的活动中自然生成。在整个活动中,角色扮演、情景再现、破冰游戏等需要他们(核心组员)的投入,他们是主持人的最基本、最可靠的捍卫者。如果他们的角色缺失或不能到位,就会变成主持人唱独角戏,活动的质量就会大打折扣,甚至失败。
由此,我们认为一支训练有素的高质量的同伴教育核心组员队伍是必需的,需要我们教师在主题活动展开之前进行有针对性的挑选和专业性的培训,才能使他们承担角色,完成使命。
二、“同伴教育”的基本程序
通过实践,我们总结出了中学生德育“同伴教育”活动的基本程序。
第一步:“破冰游戏”。就是在每次活动开始时,设计一个与该活动主题相关的游戏活动,目的是活跃和轻松现场气氛,调动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为主题活动的展开作好铺垫。如,我们在开展“亲情感恩”同伴教育主题活动时,就设计了这么一个“破冰游戏”,我们请一组学生分别扮演生活中的父亲:商界精英的富翁父亲、地位显赫的高官父亲、守卫祖国边防的战士父亲、呕心沥血的教师父亲、工厂做工的工人父亲、田野耕耘的农民父亲,让他们出现在学生面前,请每个学生选择自己最敬重的父亲类型。一下子就把全班学生的情绪完全调动了起来,各种观点和立场的碰撞呈现出了学生心灵深处的隐秘世界。
第二步:“情景再现”。为了使活动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实际,我们设计的德育主题往往是从学生的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入手,选取一个他们亲历的生活场景,采用角色扮演的方式呈现给学生,引发学生的沟通和交流欲望。如我们在“亲情感恩”同伴教育主题活动中就再现了这样一个场景,一对母子在家里吃饭,母亲把红烧鱼的中间部分全部给了自己的儿子,儿子让母亲吃时,母亲说了这样一句话:“孩子,妈妈喜欢吃鱼头和鱼尾。”这样的活动切入方式生活性强,自然亲切,更能够触及学生的心灵,也更能够达成活动的预设目标。
推荐内容
教育新鲜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