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新教法、新感受
2005-5-12 字数:2191收藏此页到都市网摘 使用鲁教版化学新教材已有两个多月了,在使用中虽然遇到了一些问题,产生了一些困惑,更重要地是引发了一些思考。 人教版教材中,特点鲜明,那就是知识系统,重视知识的落实与训练。(鲁教版)在新教材体系中,简单的模仿与机械的重复训练恰为所忌。所涉及知识的学习,都力求从学生实际出发,以他们熟悉或感兴趣的问题情境引入学习主题,依据学生已有的知识背景和活动经验,提供了大量的操作、思考与交流的学习机会,展开科学探究。基于这点,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能够利用分组活动给学生提供充分地从事教学活动的机会,在活动中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引导学生积极从事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与实践创新,促使他们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知识技能、思维方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但是在使用过程中,我们已经发现:由于人教版对我们的根深蒂固的影响,使我们很难一下子适应;同时,由于新教材是第一版,在设计上很难考虑周全,或者是推陈出新的设想和学生实际有一定差距,所以在操作起来,难以达到教材本身的要求;另外,还有一个不争的事实――-中考评价制度的客观性和局限性,也阻止了很多教师实心踏地的投入课改。但是,实践告诉我,新教材也一定会带来教师教学模式和学生学习模式的改变。 一、教师教学模式:由封闭走向开放 既然新教材不再过分强调教材的权威性和学术性,而强调教材只是一种材料和资源,一种帮助学生学习的工具,起到的是一种媒介的作用,那么教师就不必把教材看成是神圣的、不能质疑的。教师的教要服务于学生的学,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帮助者。在教学活动中,教材、教师和学生三者,学生是中心,一切围绕怎样学,怎样才能学好这个中心进行。新教材提供了大量的教学材料,如教师用书、教学指导书、活动手册、学生基础训练、测试试题等,教材也设计了大量的问题、探究活动和高质量的“在线测试”、“挑战自我”等。丰富的教学资源可供教师去选择。新教材为教师提供了更大的发挥空间,教师要创造性地选择和应用这些教学材料。 以前的教材留给教师和学生的发挥空间较少,只要求教师完成规定的教学任务,只要求学生掌握课堂传授的知识,对于教材和教学任务来说,教师和学生处于一种被动地位,很多教师、尤其是一些老教师已经习惯了这种教学模式。而新的教学模式要求教师发挥主观能动性,去选择、去创造。新课标中没有了知识点的特别具体的要求,教材中没有了非常集中的知识点,“教学指导用书”中没有了明确的重点、难点,难怪我们有时会感觉不知所措。 而我认为,要教好新教材,首先要研读国家新课程标准,把握课程改革的实质,领会教材意图,但这只是问题的一半,另一半则要从当地学生的特点和实际出发,有针对性地确定教学目标、教学模式,准确定位。 另外,教材中减少了明显的暗示性的、提示型的问题和作业,大大增加了的问题设计的开放性,甚至是不确定性,往往只提供广泛的背景素材,提供解决问题种种途径的可能性。这样做显然是为了促进和发展学生的个性化思考,而不是根据暗示或提供了明确答案,只让学生按照既定的思路思考,求得一致的答案。我认为教材中“反思交流”、“挑战自我”中设计问题的目的不在于得到何种既定答案,而在于鼓励学生去探索,去思考,去发现,可能一百个学生会有一百种发现,有的对有的错,有的有道理有的无道理,但没有什么可大惊小怪的。如果学生养成了独立思考、善于探索的习惯,自己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种学习态度将使他终生受益。 二、学生学习方式:由僵化转向灵活 在课程改革实验中,学生最大的变化就是蕴藏在内心深处的学习热情被极大地激发出来,主体性得到真正发挥。外在的表现就是对化学课产生了空前的兴趣。现在,学生普遍反映,化学好像不那么难了! 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改变了过去“听、记、背、练”的被动状态。由于探究学习更具问题性、实践性、参与性和开放性,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学生的积极性。例如,在探究“教室内外二氧化碳的含量是否一样?”的实验时,学生在选择收集室内外空气样品时,各抒己见,方法多样,然后争先恐后地作实验,当教室内的空气样品使二氧化碳迅速变浑浊,而室外的空气样品没有使二氧化碳迅速变浑浊时,学生们几乎异口同声地惊呼“开窗换气!”,教学的三维目标已经达到了!这不就是教育工作者盼望已久的场面吗? 在学习形式上,课程改革打破了一本书一本作业的多年一贯的僵化模式,变生动活泼、灵活多样。 学生不再局限于在书本上学习化学了,而是从生活中去学习,树立了“生活处处有化学” 的新理念。教材设计了许多“家庭小实验”“信息冲浪”,学生可以撰写化学小论文表达自己的观点。学生的学习形式丰富多彩,改变了过去作业的千篇一律。取而代之的是以小论文、小资料、小实验等。这些得益于新教材新颖形式的启发。综合以上教师和学生两方面的转变,我觉得新教材使教师讲的少了,学生活动多了:教师照本宣科的少了,研究教法的多了;学生死记硬背的少了,课外实践多了;学生作业少了,作业形式多了。要求教师备课更应注意细微环节。 当然,新教材带来的变化已经显而易见,但是,对课该起决定作用的还是升学考试的改革,中考不理想,其它方面再好也得不到学校、家长和社会的承认。 但愿教育主管部门早日出台新的评价方式!
新教材、新教法、新感受一文由作文大全免费提供,本站为公益性网站,此作文为网上收集或网友提供,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立即删除!
作文大全友情提示:请不要直接抄作文用来交作业。你可以学习、借鉴、期待你写出更好的作文。
和新教材、新教法、新感受相关的作文:
- 文章教法之剖析(之四)2014-06-18
- 文章教法之剖析(之三)2014-06-14
- 文章教法之剖析(之二)2014-06-14
- 文章教法之剖析(之一)2014-06-14
- 新课程新教法2012-12-10
- 上一篇:新课改下教师的四个转位
- 下一篇:让理念可操作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