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游戏心理”分析及对策
2005-5-27 字数:3628收藏此页到都市网摘 摘要:小学生中存在沉迷电子游戏的现象;促使学生沉迷电子游戏的心理分析,包括内部动机和外部诱因与条件两个方面;针对学生沉迷电子游戏的成因,在教学工作中应如何有针对性的进行教育和引导。 关键词:小学生;游戏心理 一、存在问题 随着社会的进步,物质文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各种娱乐活动也越来越丰富,使我们的生活越来越精彩,同时也深深地吸引了现在的小学生。如果不加正确的引导,必定会影响学生的健康成长。我们在进行“小学生日常违规行为的心理归因及对策研究”过程中,就发现了这种情况:不少班级中的中差生沉迷玩电子游戏,以至影响学生的正常学习、生活。有些学生甚至深夜偷偷溜出去打电子游戏。教师在教育教学中也感到比较头痛,学生经常出现缕教不改的情况。我以前所教的班级中,就有七八位后进生经常玩电子游戏,不管是前任老师,不过我本人,都增对他们进行过多次教育,但效果并不明显。不久前,我曾与一位五年级学生谈心时,听到这样几句令人震惊的话:“我最痛恨我爸爸,因此他不许我打电子游戏。”“如果没人管我的话,我就天天打游戏,肯定打得天晕地暗。”(我不是该生的班主任,平时常跟学生开玩笑,当听到学生讲述一些自己的错误时,也只是用笑话或讲故事的方法,给予指正。经过一个多学期的接触后,才开始能在部分学生中听到他们的心理话,这是其中之一。)当时我真不敢相信,一个学生会说出这样的话来,但他确实说了,我只能相信我的耳朵。 学生为什么会这样沉迷于电子游戏,甚至说出这样“惊世骇俗”的话?为什么会出现缕教不改的情况?他们的动机来自哪里?为什么能保持如此长久?这些问题在不少教师、家长的心中已经问过不少回了,但始终没有一个科学、合理的解释,更谈不上寻求科学的方法来解决它。对此,不少教师、家长都采用了禁止、处罚等手段进行教育,虽然能在短期内取得一定的效果,但常会导致更为严重的后果,如使学生养成说慌的习惯,双重性格的形成等。 二、心理分析 为了寻找更合适的教育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我试图从心理学的角度去解释这些现象: 根据动机理论,“人们无论从事什么活动,总要受到动机的调节和支配”。“动机一旦产生,必将导致行动。”也就是说,小学生打电子游戏是有一定动机的。而“动机是由人的内部需要和外部的刺激诱因与条件相结合而产生的。”因此,在分析学生“游戏心理”时,可以从学生的“内部需要”和引起学生打电子游戏的“外部的刺激诱因与条件”两方面入手。 1、尊重的需要得不到满足,致使中差学生沉迷电子游戏,从中寻求心理补尝。 当代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通过研究,把人的需要按其出现的先后及强弱顺序分为高低不同的五个层次,一是生理需要,二是安全需要,三是爱与归属需要,四是尊重的需要,五是自我实现的需要。对于广大学生来说,按现在的生活条件,在这五层需要中的前三层基本上都能得到满足,从第四层开始的需要就不大容易得到满足。特别是后进生,他们平时在学校里无法受到教师的器重,更多的是教师对他们的批评与责备。与同学相处时,同样也得不到相应的尊重,他们永远处于最底层。在家中,父母在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态引导下,总是恨铁不成钢,当然不会认可孩子的实力、成就,也不可能赏识这样的孩子。一直以来,后进生的这种希望受到别人尊重的需要都处在无法满足的状态中。而中等学生较后进生的处境稍好,有时也能得到同学、老师、家长的认可,只是较少被老师注意,表扬、批评基本上轮不到他们。也就是说,中等学生的这种需要处于半饥饿状态。尊重的需要得不到满足,学生“就会产生自卑或保护性反抗”。但是学生毕竟还是孩子,他们的反抗在现实中是得不到实现的,既使实现了,也只会给他们带来更严重的后果。这种长时间的压抑,使得学生渴望从现实中寻得心理补尝,以平衡心态。在这种情况下,电子游戏就成了他们最佳的选择。 2、电子游戏为学生带来心理上的满足,同时也强化了学生打电子游戏的动机。 电子游戏曾经风靡一时,可见它确实有独到之处。如果你去电子游戏滩逛逛,你定会发现,电子游戏的优点不少:首先,电子游戏都具备精美的画面,色彩丰富。游戏中对于力量的表现很注重,很夸张,符合男孩子好斗的心性。其次,电子游戏的难度设计科学,有难有易,循序渐进。不管是新手还是老手,都能从中获得胜利的快乐。第三,电子游戏的操作简单易学。控制面板上一般都只有三、四个按钮,操作方便,一学就会。第四,不少游戏都藏有必杀技,能一举击败乱人。学生可以毫无顾忌地大打出手。而且只要稍加努力,他们就能在电子游戏世界中“称王称霸”,以此宣泄淤积在心中的一切不满,从中获得最大的快乐。 “动机会因满意的结果被强化,使该行为重复出现,逐渐被巩固”。学生在打电子游戏过程中,发现了自己的“实力”,建立了“自信”,取得了“成就”,在部分学生中的“威望”更是如日中天,他们打电子游戏的决心岂能不“坚定”。反复的强化,形成了恶生特循环,故屡教不改现象也尤为突出。 3、沉重的课业负担进一步“兴风作浪”。 玩是孩子的天性,这是众所周知的。然而,现在的学生他们有多少属于自己的时间,有多少时间能让他们玩?否则,我们国家也不会大喊“减负”的口号。对于后进生来说,就更“惨”了。他们学习情况本就不佳,早已失去了学习的兴趣,却还要完成大量的作业。“玩”的动机与“避免被老师、家长批评”的动机在他们心中不断的斗争着,最后是胜负,取决于学生的意志。小学生处于少年时期,他们的自制力虽然有所增强,但仍有局限性。这进一步加重了学生打电子游戏的情况。 在多种因素的合力作用下,使得不少中差学生不由自主地沉迷于打电子游戏中,难以自拨,每每出现屡教不改的情况。 三、解决方法 综上所述,造成学生沉迷打电子游戏的主要原因是心理需要得不到满足,而电子游戏则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这种不足,使得学生形成打电子游戏的动机。这种动机又在实际操作中不断得到强化,造成恶性循环,导致屡教不改的现象。针对以上述分析,我认为在处理学生沉迷打电子游戏的情况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给予应有的心理满足。 学生的需要得不到满足是造成打电子游戏的根本原因,必须给予应有的满足,这才是治本之法。要做到这一点,平时在教书育人过程中,必须注意:①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一位学生都觉得自已是被老师重视的。②挖掘学生的闪光点,及时给予肯定、表扬,树立学生的自信心。特别是后进生,他们往往存在自卑心理,更需要老师的照顾、关怀。③多加下面引导,减少或避免批评,树立学生的自尊心。④为学生创设表现自己的机会,使他们能在学习生活中感受到成功的快乐。当学生应有的心理需要得到满足后,心理补尝的需要就会减弱。 2、减少学生接触电子游戏的机会 对于那些已形成打电子游戏习惯的学生,应当尽量减少他们接触电子游戏的机会,最大程度上降低被强化的可能性。①可以通过丰富学生学习生活的方法,为学生设计一些集体活动,使学生在校园内也能感受到不少快乐,使学生的动机在潜移默化中得以转变或减弱。②与学生家长取得联系,并相互协调,共同限制学生打电子游戏的时间。 3、行适当的心理引导。 在长期的教育过程中,由于教师、家长存在或多或少的方法问题,使部分学生会产生一些逆反心理,难以接受老师、家长的劝导。或者由于本身的认知水平限制,认识不到打电子游戏的危害性,这就需要我们教师进行适当的心理引导。我们可以先通过各种方式取得学生的信任,然后站在学生的位置,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从学生切身的利益出发,帮他们分析事情的利弊,使他们明白为什么不能打电子游戏。使他们在内心认识到电子游戏的危害,从而减少或避免打电子游戏。 4、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对于后进生来说,学习是一件痛苦的事情。他们无法从学习上得到快乐,只有教师的批评,同学的讽笑。这对他们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他们不想好吗,这倒不是,就像有些后进生说的一样,“我是想好的,也希望得到老师的表扬,可我学习成绩就是不好”。虽然他们曾经努力过,可始终无法达到他们预定的目的。这种上进、求知,渴望在学习上取得成就的动机很快就在种种失败中消失。作为教师,就应该为他们铺设好一条“较为平坦”的路,给他们机会,让他们也有获得成功的机会,从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5、培养学生坚定的意志 应该说,不少学生知道打电子游戏的危害,但是由于平时的习惯,往往无法克制自己的行为,屡次违规。当然,这是由于学生年龄特征,意志力局限所致。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坚定意志,有助于学生在生活中克服种种困难,加快形成规范行为。 总之,我们应尽可能地从学生的心理实际出发,针对我们教育的不足,使学生从根本上转变违规行为,健康心理,促进规范行为的形成。
学生“游戏心理”分析及对策一文由作文大全免费提供,本站为公益性网站,此作文为网上收集或网友提供,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立即删除!
作文大全友情提示:请不要直接抄作文用来交作业。你可以学习、借鉴、期待你写出更好的作文。
和学生“游戏心理”分析及对策相关的作文:
- 小学生作文心理模型及作文教学模式研2014-06-24
- “口语交际”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2014-05-10
- ★口语交际教学中的一种现象及对策2014-04-28
- 口语交际教学的误区及对策2014-04-28
- 谈口语交际课中的问题及对策2014-03-17
- 女大学生恋爱心理特点及对策2014-02-25
- 分析学生心理培养问题意识2014-01-08
- 小组合作学习中的困惑与对策2013-09-24
- 问题学生的心理研究及对策2012-12-25
- 高年级学生作文兴趣减退的心理分析及2012-02-27
- 上一篇:“减负”: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
- 下一篇:体育教学中应重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