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附中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但不放任学生自由散漫;她因材施教,没有各种巧立名目、千篇一律的补课,老师也不会强迫学生做许多自己已掌握的练习题,而是教会学生如何学习,如何思考,因而没有书山题海;北大附中在寒暑假和周末,有免费的补差班、提高班、竞赛班,但是否参加,由学生、家长自愿决定。是的,虞小茜需要的恰是这种自主安排自己学习的权利。她为自己制定的是一套独特的学习计划,那里面,有时会“有意”地抹去“练习”“小卷子”等内容。“忙过这阵,我一定补上”,虞小茜会这样对老师解释,而老师则会对她报以信任的一笑。她感谢老师的信任,更感谢老师们的关爱,让她一步步地走向成功。
北大附中多彩的社团活动也为虞小茜提供了施展自身才华的空间。广播站英语台,她既是编辑又是播音员,她制作了一个古典音乐的专辑,并配以英文的解释,让同学们在悠扬的古曲声中,感受到中西文化水乳交融的魅力;爱心社的活动让她体验到助人的快乐,科技俱乐部让她的思想与创意齐飞,根与芽小组让她认识到他们这代人所担负的环保重任。这些课外活动,使虞小茜的身心得到了极大的丰富,也使她得到了全方位的发展。
虞小茜说:“初中三年,北大附中不仅教会了我许多知识、培养了我自觉、自主学习的能力,更让我感受到一种自由、宽松的气氛,一种淡定、朴素的人生哲学。”初中毕业时,她再次首选北大附中,在北大附中面向全市的选拔考试中取得全校第一,全市第二的佳绩,直接“签约”高中实验一班。而后的中考,虽然虞小茜的成绩可以允许她轻松地跨进北京市任何一所重点中学,但虞小茜从未动心。“我如此坚定,是因为我无从想象一个比附中更适合我的学校。”虞小茜如是说。如今,事实也证明了她的选择是正确的。
面对困难,永不言弃
在虞小茜的成长过程中,家庭、学校、老师固然起到了巨大的作用,但真正决定她成功的,却是她面对困难敢于挑战的勇气与坚忍不拔,战胜困难的意志品质。在北大附中,虞小茜在保持课内成绩优异的同时,坚持自学英语,在课余参加并通过了全国公共英语三级、四级的考试。
在高中,要取得TOEFL,SATI,SATII高分,又要保持校内考试成绩名列前茅,还要参加Hotchkiss的暑期科研活动,完成论文,参加一轮轮的专家问辩,还有各种各样的学科竞赛和课外活动,直至备战北大的保送生考试,这是一个马拉松似的考试征程,甚至有时各个项目还交错相叠。此时,精神上的压力和体力上的透支,使她疲惫至极,几乎要把她击倒。这时候,年级主任常说的话语“相信自己的实力,你一定能成功!”会在耳边响起,让她重拾信心。她明白,面对困难,唯有坚持,再坚持。只有步步向前,才能终见“云消雨霁,彩彻区明”。既然时间不可能变多,那就只能抓计划、挤时间、抓效率。课内习题有选择性的完成,重点抓住自己的弱项,稳扎稳打,各个击破。
在美国Hotchkiss第一年的科研活动中,虞小茜遭遇了许多虽在意料之中,却仍让她措手不及的困难。阅读铺天盖地的科研文献、参与课堂上随时发动的讨论…..这一切,对一个母语不是英语的人来说都是巨大的考验。但她没有退缩---看资料,熄灯时完不成,早上5点起来继续奋斗;课堂发言,努力让自己一点点地融入,从开始的磕磕巴巴、语无伦次,到渐入佳境,到最后成为课堂上发言的积极分子。由于敢于迎难而上及坚持不懈的努力,她赢得了老师、同学的高度赞赏。
在第二年的活动中,从寻找课题、森林探险所承受的体力和心理上的双重挑战,到取水样时的烈日暴晒、几近虚脱,再到上百次严谨求实的重复试验,她在困境中坚持、在寂寞中忍耐。而在回国后,要完成一篇优秀论文,她需要投入大量精力,阅读、调研众多有关河狸的英文科研文献。这对一个要备战高考的中学生来说,又是一个巨大挑战。她仍然选择了坚持,没有放弃。最终,她完成的论文在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荣获一等奖,美国气象学会杰出成就奖。
推荐内容
教育新鲜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