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频道

专家建议:家长不要盲目比较孩子

  • 日期:2011-11-04 09:40
  • 来源: 网络转载
  • 浏览:
  • 字体:[ ]

 

  继去年上海交大录取了叶家三胞胎兄弟后,在今年该校的自主招生录取中,市西中学的又一对双胞胎兄弟出现在预录取名单中。双胞胎兄弟杨昊和杨晟,他们作为免“五校联考”笔试的理科直推生,已经通过面试。本期周刊了两兄弟的父母,揭秘他们的家教故事。

 

  学前阶段就是一张白纸

 

  说起两兄弟的成长,母亲郁女士的话语中透着欣慰。郁女士在银行工作,杨爸爸是一家铜业公司的管理人员,平时两人工作都很忙,基本没时间管孩子。可让他们感到骄傲和欣慰的是,两个儿子在学习上几乎没让父母操过心,在孩子的教育方面,他们一直倡导放手让孩子按照自己的兴趣特长去发展和成长。

 

  “在上小学前,兄弟俩可以说就是一张白纸,连拼音都没学全。 ”郁女士感叹说,看到现在不少家长带着上幼儿园的孩子,去一些早教机构,拼命灌输数学、英文知识,她并不是很赞同。

 

  “超前学习意义不大,我还是倡导从培养孩子的兴趣入手,在两兄弟未上小学前,我们没有报任何学科知识班,唯一参加的就是少年宫的画画班,培养他们的想象力。 ”郁女士说。

 

  好的学习习惯终生受益

 

  “孩子现在取得的点滴成绩,关键还得归功于小学的启蒙老师,老师教授的学习方法令孩子终生受益,良好的学习习惯一直保持到现在。 ”郁女士说,两兄弟的小学是在普陀区平利路第二小学度过的。学校倡导的是愉快教育,作业基本上在晚托班里就完成了,回家后孩子很轻松。 “这也让两个孩子度过了一个愉快的童年! ”郁女士说。

 

  兄弟俩上小学一年级时,郁女士去学校听过公开课,“这堂课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老师讲课很有趣,孩子们都是全神贯注地听讲,几乎没时间开小差。 ”郁女士说,这让两兄弟从小就懂得,要想学得轻松必须抓紧课堂40分钟,提高课堂效率才能达到事半功倍。此外,从一年级开始,老师就教孩子们回家后要做好预习工作,这个好习惯兄弟俩也是一直保持到现在。

 

  “在小学三年级前,我们每天还帮孩子默写、背书,但是三年级以后,学习全靠他们兄弟俩自我管理。 ”郁女士告诉,平时自己做的最多的还是督促工作,孩子已经养成自我管理的学习习惯,两兄弟组合就像一个学习小组,让他们省了很多心。

 

  从未上过一天学科辅导班

 

  据杨爸爸透露,两个孩子从小学开始,成绩一直名列前茅,考试也常常得满分,这令他颇为自豪。而最让他骄傲的是,两兄弟从未上过一天外面的辅导班。杨爸爸告诉,小学四年级的时候,他们发现两个孩子对数学很感兴趣,于是爸爸买来一些奥数书,与孩子一起学习。 “我们并没有一开始就去给孩子报奥数班,而是选择由我来教他们,我自己买来书,看过例题后,讲解给他们听,其余的题目就让他们自己做。 ”杨爸爸说,他们从未强迫过孩子一定要去做多少奥数题,而是完全根据孩子的兴趣、喜好来安排,家长稍微引导一下而已。

 

  后来,两个小家伙对奥数越来越有兴趣,参加了学校组织的兴趣班。 “也仅此而已,我们偶尔也去参加一些比赛,但从不要求他们一定要拿什么奖回来,一般我们总得三等奖。 ”说这些时,郁女士爽朗地笑了,她坦言,孩子参加比赛得不得奖,得几等奖,他们夫妻从来都是坦然面对。 “我们对得奖看得不是很重,本来学习奥数就是出于兴趣,我们也没有刻意花很多精力去学,纯属自学,所以,我们一直向孩子传递这种观念——重在参与! ”不过,郁女士表示,奥数训练了两个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为他们今后的理科学习埋下了深厚的基础。

 

  直到上高中后,兄弟俩才开始接触了物理竞赛。 “这主要是为今后的高考铺路,也是两个孩子主动要求学习的! ”郁女士说。

关于我们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意见建议 RSS订阅 TAG标签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9 - 2019 学霸哥湘ICP备13002298号 链接/广告QQ:287668250

本站部分内容摘自网络,若您的文章不愿被本站摘录,请及时通知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