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怎样才算幼小衔接好了呢?
检测的敏感指标可用三句话来概括:一是“学习感兴趣”,即对学习内容本身充满着好奇和兴趣,能积极主动地学习,不懂就问;二是“活动能合群”,就是在日常学习活动中,能与家人、亲友、老师、同学和睦相处;三是“生活有条理”,也就是能独立自主地安排妥帖包括学习在内的基本生活起居,不必大人催着、盯着才去完成。(摘自《幼儿教育》)
3、孩子能提早入学吗?
最好不要提前入学。因为孩子的发展除智力的因素外,还有身体的因素,单纯以一方面的因素决定孩子的入学时间,是不妥的。如果孩子的身体很高大,但身体动作的协调性较差,即使上小学,仍然会与其他同学产生差异。有些孩子虽然认识很多字,但其思维方式仍以动作、形象为主,上了小学,数学等方面的学习就会出现不适应。提早入学的最大不利是:孩子的发展在原有的年龄段是较好的,但跃一级台阶后,就成为发展一般甚至较差的,这会给孩子的心理带来压力,产生“[!--empirenews.page--]我不如别人,我真笨”的感受,时间长了,自信心就会降低或丧失,以后,恶性循环。(崔利玲)
4、怎样帮孩子适应小学的作息规律?
在入学前几个月,可以按照小学的时间表为孩子列出一份作息计划,例如,早睡早起,家长最好能以身作则,给孩子做个好榜样;从7月开始,可逐渐安排孩子进行午间活动,让他(她)习惯不午睡;家长每天晚饭后都要看报,可让孩子看自己喜欢的书,孩子上学后,很自然就习惯了晚上做家庭作业。(厦门晚报)
幼儿园的建议:
推荐内容
教育新鲜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