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升小频道

幼升小择校必知的四个问题(2)

  • 日期:2011-11-23 10:07
  • 来源: 网络转载
  • 浏览:
  • 字体:[ ]

  例二:前一段时间,看到网上就2009年的高考成绩,有人将北京的优质中学从高到低分成了5个集团,我对这个区分持保留意见。在这个划分中,基本是只考虑了各个学校超过600分的人数,而没有最重要的占比,有的中学参加高考的超过1000人,不看比例,仅以人数衡量存在很多假象,根本没有可比性。通过这两个例子,我们不难发现剥离假象非常有必要,这样才能准确把握升学空间的大小,从而采取对策。这一条说的是“择区”,不仅仅是东、西、海的问题,其他区也是如此。了解得较客观才有助于选择。

  第三,读懂规则。

  做事都有一个游戏规则,我认为游戏规则和为做事付出的努力同等重要。透析游戏规则可以少走弯路,让努力加倍得到报偿。就幼升小、小升初而言里面有太多明的、暗的游戏规则,你不去发现也不会有人主动告诉你,说现在的升学如同打仗我想没有几个家长反对,既然是打仗就要“知己知彼”,如果南辕北辙一切努力可能就付诸东流。仅仅就幼升小来说,除了上面说到的各个方面,还要了解今后所选小学对应的中学学区、“大派位”中学整体情况、特长招收情况等,以便在更多的方面能多抓住些机会。这些以后变了也不要紧,变化针对的是全体也不是个人,如果没有改变现在不准备到时就束手无策了,这一条说的是“择机”。尽可能找到机会所在,有备无患。

  第四,降低成本。

  选择名校不一定适合,选择普校也不意味着不适合。北京市教委和各区县教委最近3、4年搞的小学规范化建设其实是很有成效的,这点必须肯定。名校和普校之间差距已经很小。根据目前的升学制度,小学学校教育在能否升入优质中学上并不起决定作用,现在的升学是多元化的,只要不恢复统考或主要看统测成绩,小孩要想升入优质中学必须做若干方面的准备。既然是准备就需要时间,所以不要让小孩在准备之路上把大把大把的时间都浪费上一条路上,我觉得这是最大的成本。

  不可否认,名校在学习氛围、同伴努力程度、家长重视程度上确有优势,但必须做时间成本测算,不可兼得的话只能取其大,多争取时间,用更多的时间赢得同样的效果。其他的成本最重要的还有身体透支成本、金钱成本、心理焦虑成本(情绪成本:学生厌学、家长厌教)等,任何一个出现问题都是致命的。此外,根据目前的升学政策,在东城区、西城区普通小学,优秀的学生会在较小的压力中获得更多的机会、更容易脱颖而出;在海淀区、朝阳区选择知名度高、规模大的小学才有更大机会;在崇文区仅以选择光明、培新、板厂、一师、景泰为佳;在宣武区首当其冲的是北京小学,其后是育才、康乐里、宣师一附、北京第一实验。这一条说的是“择校”,择校是在“择心、择区、择机”后才可以最终确定。

关于我们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意见建议 RSS订阅 TAG标签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9 - 2019 学霸哥湘ICP备13002298号 链接/广告QQ:287668250

本站部分内容摘自网络,若您的文章不愿被本站摘录,请及时通知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