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升初频道

毕业季节 别让“毕业焦虑”困扰孩子!

  • 日期:2013-10-04 09:04
  • 来源: 网友上传
  • 浏览:
  • 字体:[ ]

  7月,夏日炎炎,千千万万个“小升初”、“初升高”家庭更是酷暑难耐,很多家长为孩子升学四处奔波、寝食难安,家长和学生为何蜂拥上名校?如何才能在众多的学校中慧眼识珠?选择什么样的学校才是最适合孩子的?日前,成都市武侯外国语学校校长樊彬就上述热点问题接受了华西都市报记者的专访,发表了一系列“麻辣”观点。

  焦点 如何看待名校热?

  毗邻森林公园,放眼望去,校园内外,满目葱绿,限高三层、川西民居风格的教学楼只是镶嵌在其中的几个“点”。这是全市“森林覆盖率”最高的学校之一,校长樊彬说,很多家长舍近求远送孩子到这里求学,就是因为它“远离城市喧嚣与浮躁”,能够“还孩子一片宁静与圣洁”。

  “森林覆盖高、好像一个天然氧吧,能为孩子们提供更充足的氧气和养分,对孩子的身心健康当然有利!自然环境是这个道理,人际环境也是如此,大家追逐名校,其实也是看重名校的人际资源。”樊彬说。“过去,不少家长的心态是‘宁为鸡头、不为牛后’;而现在,很多家长的想法是‘宁为牛后、不为鸡头’,希望孩子跻身优秀的群体中,这也是名校受追捧的一个重要原因。倘若初中、高中和大学都在拔尖的同学群体中,耳濡目染后,不仅有熏陶作用,在他们成年后这个相对优秀的群体也是一种宝贵的人际资源。”

  樊彬提醒家长,希望孩子读名校的心情可以理解,但一定要根据孩子的学习能力量体裁衣,否则到了好学校跟不上学习进度对孩子反而不是好事。“不要给孩子太大的压力,山窝里飞出金凤凰,所谓的二三类学校也有优生。”

  焦点 如何看待“升学焦虑症”?

  眼下,激烈的“小升初”大戏尚未落幕,“初升高”之战又开始上演。谈升学就头痛,闻升学而色变,每年的六七月,受“毕业、升学焦虑症”困扰的孩子真不少。

  “不要让升学成为孩子心中一辈子的阴影!”樊彬说,如今的“小升初”、“初升高”让不少家庭陷入了焦虑:校内校外,考前考后,孩子紧张,家长心急。“在这种氛围下,有些孩子会对‘小升初’、‘初升高’产生厌烦感,对学校产生恐惧,导致就读结果不理想。”

  如何让孩子们以更从容的心态面对升学呢?对此,樊彬建议,“要为孩子展示一幅未来的美好画卷,让孩子产生‘我愿意上初中’、‘我愿意上高中’的念头。比如看到魔术师变魔术,无色液体一晃就变成彩色的了,你就告诉孩子,将来学了化学,你就知道是怎么回事了;学了物理,你就能装发电机了。这样,他就会对上中学充满好奇和向往。这或许比你给孩子讲‘努力学习才能有所成就’这样的大道理更有用,更能激发孩子对升学的正面情绪。”

  樊彬呼吁给升学的孩子松松绑,他认为,从某种意义上说,一个学校只要具备基本的办学条件就是好学校,就能出好学生,而能把中等成绩的孩子培养成一流水平的学校更是好学校。

  焦点 如何看待“小班化”教学?

  现在,家长为孩子选学校时,除了硬件环境、师资力量、学生成绩等因素外,小班化教学也是家长们关注的重心。

  “选择一个好班级胜于选择一所好学校。”据樊彬介绍,武侯外国语学校实行小班化教学,每班均控制在35-40人。“当然,人少是小班但不一定是小班化,老师和学生能够真正互动、关注到每个学生的发展才能实现小班化。在小班中,一定得有好的班主任。小班化教学能让孩子得到更多的关注、享有更多的资源、获取更多的机会。”

  据了解,武侯外国语学校每日开设一节分层辅导课,真正实现教师与学生“人人面对面”,充分发挥小班化的优势。让每一个学生有更多的课堂表达、自我展示机会,也让教师有更多的精力进行个性化的辅导。

  焦点 如何看待学习成绩与全面发展?

  樊彬说,身边有不少这样的家长:他们选择学校时还比较开明,希望孩子在学校不要有太重的课业负担和学习压力,有时间练练琴、唱唱歌、打打球,但一到期末考试,只要孩子成绩有所波动,他们便坐不住了……

关于我们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意见建议 RSS订阅 TAG标签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9 - 2019 学霸哥湘ICP备13002298号 链接/广告QQ:287668250

本站部分内容摘自网络,若您的文章不愿被本站摘录,请及时通知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