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升初频道

青少年调查与思考:对生命和死亡了解多少?(3)

  • 日期:2013-09-30 14:28
  • 来源: 乐学
  • 浏览:
  • 字体:[ ]

  生命教育在国内

  ●2004年,党中央、国务院针对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提出了明确要求,先后出台了8号文件和16号文件,作出了全面性战略部署。其中号召要把生命教育作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载体,科学有效地实施生命教育活动,并将生命教育纳入全民素质教育内容中。

  ●2005年12月,宋庆龄基金会在北京主办了中国首届青少年生育教育论坛。该论坛每年举办一次,并于2009年开始评选“生命彩虹”奖,以表彰在生命教育事业中作出突出贡献的组织、机构和个人。

  ●2004年12月,辽宁省全面启动中小学生命教育工程。“生命教育”成为该省中小学生必修的一门重要正规课程,并配备专门的教材和教师。

  ●2005年3月,上海市正式公布《上海市中小学生命教育指导纲要》(征求意见稿),希望通过建立学校、家庭、社会资源共享的生命教育体系,引导和帮助学生认识和感悟生命价值,树立积极的人生观。

  ●2005年,湖南省出台了《湖南省中小学生命与健康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纲要》指出,要融生命与健康教育于学校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寓生命与健康教育于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中,建设凸显生命与健康关怀的校园文化,构建学校与家庭、社会共同实施教育的机制,优化生命与健康教育的方式、方法。

  生命教育在国外

  ●1968年,美国学者杰·唐纳·华特士首次明确提出生命教育思想,并在美国加州创建阿南达村、阿南达学校,开始倡导和践行生命教育。到1976年美国有1500所中小学开设了生命教育课程, 20世纪90年代美国中小学的生命教育基本普及。

  ●澳大利亚的生命教育强调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该国的生命教育中心和学校注重建立健全的共生伙伴关系,以及家校双方的互动沟通。同时,借助流动教室的教学人员、多媒体科技和交互的教学协助,传达生命教育的意义。

  ●在日本,“余裕教育”是生命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余裕教育”倡导“热爱生命、选择坚强”,是针对日本青少年的脆弱心理和青少年自杀事件而提出的。目的是让青少年通过“余裕教育”认识到生命的美好和重要,使他们能面对并很好地承受挫折,更加热爱生命、珍惜生命。

相关文章

关于我们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意见建议 RSS订阅 TAG标签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9 - 2019 学霸哥湘ICP备13002298号 链接/广告QQ:287668250

本站部分内容摘自网络,若您的文章不愿被本站摘录,请及时通知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