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孩子的成长,不仅家长持这样的态度,不少学校和教师的认识也还停留在这一层面。在我省的绝大多数学校,生命教育还是一片空白。
张丽是一位年轻教师,面对记者的采访,她毫不掩饰地谈了自己的看法:“老师的主要任务是引导学生学习书本知识。课堂上时间有限,如果在其他方面花费时间太多,教学任务就不能按时完成,课下还得挤时间补课。”
“各种考核看的主要还是成绩,面对应试教育的束缚,我们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另外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教师坦言,“平时教学中,我们也想对学生进行一些其他的教育,讲解一些相关的常识。可在考试这根‘指挥棒’的影响下,都不得不把主要精力放在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上。”这位教师的话或许反映了教师们的共同心声。
同时,社会大环境对青少年的成长非常重要。而当前涉及暴力的网络游戏名目繁多,不健康的影视作品充斥荧屏,这也在很大程度上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带来了消极影响。
今年15岁的张俊军,曾就读于淅川某中学。他原本是个品学兼优的孩子,可自从迷上了网络游戏后,整天沉浸在“打”、“杀”之中。去年11月,他和别人打架时,将一名同学打成了重伤,结果触犯了法律。
“我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完全是网络游戏惹的祸,今后再也不玩了。”面对记者的采访,他后悔不迭。
全社会应共同呵护“生命之花”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指出,要坚持文化知识学习与思想品德修养的统一,重视安全教育、生命教育,促进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的有机融合。
那么,“生命教育”这门课到底该怎么上?
淅川县教体局党委副书记尚岳红说,学校是教育的主渠道,在生命教育中发挥着重要而独特的作用。学校应从学生的健康成长和长远发展考虑,把素质教育落到实处。一方面要注重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积极营造生命教育环境。另一方面,要结合区域、学校和学生的特点,通过广播、橱窗、展览、报告会等形式,对学生进行专题教育,并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让学生感受到生命的可贵、生活的美好,从而理解生命、欣赏生命,善待自己与他人。
“生命教育离不开课堂教育的渗透。”淅川县一中政教处主任王会杰认为,“生命教育内容涉及各个学科领域,要体现多学科交叉渗透。要在各学科的教学中增强生命教育意识,挖掘显性和隐含的生命教育内容,适时、适量、适度地对学生进行生动活泼的生命教育。”
他举例说,语文、品德、社会、音乐、美术等学科都蕴涵着丰富的生命教育内容,教师要善于结合教学内容,引导学生认识生命、珍惜生命、尊重生命、热爱生命。同时,运用与学生密切相关的事例作为教学资源,利用多种手段和方法开展生命教育活动。
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先进工作者、家教专家贾容韬认为:生命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除学校重视外,家庭、社会也需要密切配合,这样才能形成合力。
淅川县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执行主任王定歧认为,家长应帮孩子构筑一道“防火墙”,即帮助他们学会识别是非曲直、真善美,自觉远离受害源;要构建和谐家庭,减少矛盾发生。此外,还要注意培养和增强孩子的自我保护等能力。
“我们应强化对青少年的生命教育,让他们知道什么是死亡,培养坚强的品质和积极的生活态度。懂得正因为人生中有死亡,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从而更加珍惜生命,提升个体生命价值。”王定歧说。⑤5(摄影 杨振辉 高帆)
相关链接
什么是生命教育
生命教育有广义与狭义两种:狭义的生命教育指的是对生命本身的关注,包括个人与他人的生命,进而扩展到一切自然生命。广义的生命教育是一种全人的教育,它不仅包括对生命的关注,而且包括对生存能力的培养和生命价值的提升。
推荐内容
教育新鲜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