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升初频道

孩子有偏科问题怎么办

  • 日期:2011-11-03 08:47
  • 来源: 寻找学习
  • 浏览:
  • 字体:[ ]

做有些科目的作业速度很快,轻松自如;而做另一些科目的作业,却总是磨磨蹭蹭,拖拉半天连本子都没打开。每当这个时候,身为家长的你是不是总是火冒三丈——“为什么这么拖拉,不能利索一点?”

看到孩子一门功课不行,想方设法地给孩子找老师辅导或者去书店买教辅,加班加点仍然是“老黄牛拉破车”,没多大进步,难道是孩子太笨了?

其实这一切并不是因为孩子拖拉或者是孩子太笨了,很可能是孩子偏科的前兆。

调查显示,约有21%的小学生有偏科现象。到了高中,偏科学生人群上升至80%。专家提醒,孩子的偏科应发现得越早越好。其实,只要正确地引导,找到孩子弱势科目的原因,就可以避免把早期的学科弱势和后进发展成偏科。

 

别让孩子的自我否定带来偏科问题

“要纠正偏科,首先要搞清引起孩子偏科的原因,然后对症下药,才能取得好的效果。有些先天弱势可以通过家长的正确引导来纠正,否则只会在偏科的路上越走越远”,华东师范大学资深心理咨询师陈默告诉记者,她曾在咨询中碰到一位初三女生小佳,数学成绩严重拖了她的后腿,四处补课加题海战术,人搞得筋疲力尽,效果也不明显。经过分析后,陈老师发现小佳并不是逻辑推理能力差,而是形象思维较弱,尤其畏惧几何题,看到题目不是想怎么解决,而是先在内心否定自己,不敢尝试。

对于家长来说,曾经有一份调查发现,能够接受孩子偏科的家长只占三分之一左右,50%以上的家长认为,不能接受孩子偏科,如果孩子偏科的话,一定要帮孩子补好弱势学科。其实,孩子偏科有很多种原因,并不能单纯地用学习不好来概括。

比如数学学不好的学生,并不完全就是抽象思维能力弱,有些是因为天生对数字符号不敏感;有些是单纯的粗心;有些是空间想象力不够。很多家长不了解孩子的问题出在哪,就得出孩子数学不好的结论,送去补课。这根本无法解决问题,甚至会让孩子给自己扣上“数学就是学不好”的“大帽子”。其实,家长针对孩子成绩无法提高的不同原因应该采取不同的方式。

“有了恰当的学习方法和习惯,并且有针对性地帮孩子解决学习问题,孩子在学习中就比较轻松,这样会刺激孩子更加投入地学习,形成一种良性循环。”曹杨二中数学教师陆杰表示,反之,方法不对,花的时间越多,但学习效果不好,带给孩子挫败感,甚至害怕某一门学科,最终放弃了努力。

 

注意别给孩子偏科的心理暗示

“啊,英语确实太难了”、“我以前读书时也是作文总是写不好”……当你发现孩子偏科的现象时,你是不是会为了给孩子一点鼓励,会告诉孩子你曾经也遇到过跟他同样的困难。如果你想这样说的话,建议你还是咽下这句话,因为对于进入学习阶段的孩子来说,这样的话很可能给孩子带来的是偏科的心理认同教育,实际上你暗示的意思是“偏科真没办法纠正”,很可能使孩子的偏科真的纠正不了。

静安区第一中心小学的胡艳老师说,她曾经对于偏科的学生做过调查,发现对于小学生来说,偏科的原因常常是“觉得这门功课太麻烦”,这和孩子的思想认识和兴趣有关,和孩子的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其实并没有关系。其实大多数家长都会发现,如果孩子喜欢某门学科,甚至兴趣很强,就会产生学习动力,促使他积极主动地去学这门课,相反,对不喜欢的学科,他们总是显得不够积极,时间长了,偏科现象自然就发生了。

因此,对于因为兴趣、爱好造成偏科的,胡艳老师建议,一方面要鼓励孩子学好优势科目,另一方面,家长要特别关注孩子在弱势科目上的点滴进步,及时给予表扬鼓励,如课堂发言、小练习成绩等,对学习中的困难给予指导,树立他们的自信心。比如语文不好的学生,家长可以每天抽一定的时间进行“亲子阅读”,和孩子一起读书,交流阅读的体会,帮助孩子养成广泛的阅读习惯,提高语文学习的兴趣。

关于我们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意见建议 RSS订阅 TAG标签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9 - 2019 学霸哥湘ICP备13002298号 链接/广告QQ:287668250

本站部分内容摘自网络,若您的文章不愿被本站摘录,请及时通知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