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天文学方面, 首先是利玛窦介绍了有关日月蚀的原理, 七曜与地球体积的比较、西方所测知的恒星以及天文仪器的制造等, 他还著有《浑盖通宪图說》、《经天该》和《乾坤体义》等(多为李之藻笔述).1605 年, 利玛窦在对我国情况有所了解之后, 向罗马教会献策, 请派天文学者來中国从事历法改革這件大事, 以便进一步开展他們的传教工作.此后, 來中国的果然有不少是懂天文的耶稣会士.
明代历法, 一直使用大统历(实即元代的授时历)和回回历, 因时间已久, 误差大.万历三十八年十一月(1610 年12 月)的一次日蚀, 钦天监又未测准, 於是有人提出组织翻译, 介绍西法.当时虽然已有改历要求, 但未实现.崇祯二年五月(1629 年6 月), 钦天监所报日蚀再一次失验, 而徐光启用西法预测日蚀却相当准确.這样, 徐光启才被委任主持修改历法工作.徐光启聘请龙华民(1559—1654 年, 意大利人, 1597 年來华)等耶稣会士编译天文学书籍, 其工作成果体现在《崇祯历书》的完成上.《崇祯历书》完成后, 由於守旧派的反对和明室的衰亡, 新历法实际上并没有实行.
西方数学的传入主要有欧几里得几何学、算术笔算法、对数和三角学等.利玛窦口译、徐光启笔述的《几何原本》, 是传教士來中国翻译的第一部科学著作, 底本用的是利玛窦的老师、德国数学家克拉维斯的注解本, 全书共 15 卷.利玛窦译完前6 卷时, 认为已达到他們用数学來笼络人心的目的, 因此没有答应徐光启希望全部译完的要求.关於耶稣会士讲授科学的用意, 這里又一次做了很好的回答.虽然如此, 《几何原本》传入后, 对我国数学界产生了一定影响.介绍西方笔算的著作《同文算指》, 是由利玛窦和李之藻合作编译的, 对我国算术的发展有较大影响, 清代学者很重视该书内容并加以改进, 笔算的应用遂即日渐普遍起來.此外, 还有《圆容较义》和《测量法义》等, 前者是一部比较图形关系的几何学, 后者是关於陆地测量方面的著作.
至於计算工具, 传入我国的主要有耐普尔的算筹和伽利略的比例规.世界地图是利玛窦进入我国传教时传入的.他从澳门到肇庆后, 就根据绘有五大洲的西文世界地图制成一幅较原图还大、用汉文注释的世界地图, 该图由岭南西按察司副使王泮刊印, 赠送要人.该图以后在南昌、南京和北京又重绘和修订过多次, 经刻版或上石的至少有8 种, 形状或为一椭圆形图, 或分东西两半球图.其中以1602 年刊行的《坤舆万国全图》最为完善.为了迎合中国人的心理, 在這幅椭圆形的世界地图中, 特意把南北美洲绘在亚洲的东面, 這样中国的位置就在地图中部了.利玛窦精於数理, 在我国已注意各地经纬度的测量.他测得北京、南京、杭州、广州、西安等地的经纬度相当精确, 因此能顺利地编制新图.他在改绘世界地图时, 把西方的经纬度制图法, 有关五大洲(亚细亚、欧罗巴、利未亚——即非洲、南北亚墨利加、墨瓦蜡尼加——指南极的地方)的知识, 地球說和五带(热带、南北温带、南北寒带)的划分等传入中国.這在士大夫阶层中引起很大的震动, 但完全能接受的人不多.图中译名如亚洲、欧洲、大西洋、地中海、罗马、古巴、加拿大以及地球、南北极、南北极圈和赤道等一直沿用至今.
西方光学知识的传入是从汤若望《远镜說》开始的.书中介绍了望远镜的用法、制法和原理.对於光在水中的折射现象、光经凸透镜以放大物像等都有解释.
关於西方制造火器的技术, 当时有一部带有保密性的书叫做《火攻奇器图說》, 此书來历已不清楚了.明末清初, 由於军事上的需要, 汤若望和南怀仁都奉命设计铸造过铳炮.明末铸造有1, 200 斤重和几百斤重的火炮, 但数量都不多.崇祯十六年(1643 年)完成的著作有汤若望口授、焦勖笔录的《火攻揭要》, 内容包括各式火炮的铸造法、运用法、安置以及子弹和地雷的制造等.清初南怀仁编译的《神武图說》, 叙述了铳炮的原理并有附图.此后, 我国没有在這方面进行认真地研究和提高.
火器传入后的情况是這样, 西方科技知识传入后总的特点也是這样.其中只有天文和数学发展的情况与此不同.究其原因, 主要是由於明朝政权很快衰亡, 封建统治者对科技作用认识有局限, 社会发展缓慢, 不具备科学技术大踏步前进所需要的条件.具体到各学科, 当然还有自己的问题.例如地学, 在当时明清战争的政治环境和闭关自守、抑制工商的政策下, 地理视野很难开阔, 地学的实践积累极少, 地学知识离开了广泛与深入的实地考察与研究, 是难以得到发展的.
耶稣会传教士來华, 一方面传入了西方的科学与文化, 另一方面也把中国的科学介绍到西方.传教士写回去的报告、书信、专著, 以及他們带回的许多中国典籍, 对西方社会和科学的发展起了一定的推动作用.我国的哲学思想对於18 世纪法国和德国的资产阶级革命起过作用.在科学技术方面, 例如我国的园林建筑技术, 於18 世纪中叶传到欧洲后, 对英、法、德、荷兰等国的园林建筑都发生一定的影响.研究中国园林的专著有英国的园艺专家钱伯斯的《东方园林论》和德国人翁则尔的《中国园林论》.又如我国天文学中的宣夜說传入欧洲, 促进了西方水晶球說的崩溃.
教育新鲜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