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 马可·波罗說的這种奇怪的"黑石头", 就是我們现在使用的煤.在马可·波罗见到煤时, 我們中国人用煤作燃料已经有1000 多年的历史了.大约在新石器时代晚期, 也就是在马可·波罗之前五千多年前, 就认识了煤.煤, 在我国古代文献中曾被称为石涅、石墨、石炭等.成书於战国时代的《山海经》, 便有這样的记载: "女床之山, 其阳多赤铜, 其阴多石涅." 女床山就是"陕西凤翔的岐山".這段话的意思是說: 女床山的南面多产赤铜, 山的北面多产石涅, 也就是"煤".這是古籍中有关"煤"的最早记载.早期拿來作为雕刻材料使用的煤, 都是取之於露天的.有资料记载和考古发现证明的我国开采煤矿和用煤作燃料, 则是西汉的事.司马迁曾著有千古绝唱《史记》.《外戚世家》部分, 司马迁在为窦皇后和她的胞弟窦少君作传时, 选择了窦少君为人挖煤, 又赶上旧煤坑崩塌, 100 多人皆死於非命, 而唯独他侥幸逃生的典型事例, 來反映窦少君的不幸遭遇.然而, 司马迁却没有想到, 他的這段记载, 竟是中国乃至世界采煤的最早记录.1958 年至1959 年间, 考古工作者在河南巩县铁生沟发掘了西汉中后期的冶铁遗址.结果发现, 当时的人們炼铁是用木柴、原煤和煤饼作燃料的.唐宋以后, 我国煤的开采和使用更为普遍, 而且采煤技术也达到了很高的水平.从河南鹤壁市北宋晚期煤矿遗址中可以知道, 当时是先由地面开凿圆形竖井, 然后依地下自然煤层的变化开掘巷道.除考古发现外, 记载最详的, 要算明代宋应星的《天工开物》, 书中写道: 有采煤经验的人, 根据地面上的土质颜色, 就能判断出地下是否有煤, 然后往下挖掘.挖掘到五丈左右的时候, 才能得到煤.刚见煤层的露头, 毒气冒出能伤人.但有一种方法能排除毒气.就是將大竹子的中节凿通, 削尖竹筒的末端, 然后把它插进煤层中, 那毒气就能通过竹筒排出了.這样一來, 人便可以在煤井下用大锄挖煤了.若井下发现煤层向四面延伸, 可随着煤的分布, 横打巷道挖取.但巷道要用木板支护, 以防崩塌伤及挖煤人.凡是煤层挖采完以后, 都要用土把煤井填实.
宋应星的這段话, 不仅记载了怎样找矿、采矿, 而且记述了排除毒气和防止塌陷的具体措施.這种措施是很科学的.
西方关於煤的最早文字记载始於公元315 年, 比我国晚了近800 年;而英国则直到公元13 世纪, 才开始采煤, 比我国晚了1400 多年.
教育新鲜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