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岁数收"需要多施肥, 這也就促进了肥料的蓄积和施肥技术的发展.肥料的蓄积, 這时除就地取材以扩充肥源外, 还强调肥料的"酿造".肥料种类已扩大为人粪、牲畜粪、草粪、火粪、泥粪、骨蛤粪、苗粪、渣粪、黑豆粪、皮毛粪十大类.同时, 讲究提高肥效, 重视因时、因地、因物制宜地使用.由於"一岁数收"带來了较多的病虫害, 這也给人們提出了除虫灭病的新课题.
玉米、甘薯和烟草等都是起源於美洲的农作物.15 世纪末, 哥伦布开辟了欧洲和美洲之间的航路之后, 這些作物很快传播到了欧洲, 并逐渐遍及全世界.我国引进這些新作物是从16 世纪初、明代中叶开始的.
最先引进的美洲农作物是玉米.玉米在我国明代的许多地方志中已有记载.最早见於安徽《颖州志》(正德六年, 1511 年), 玉米很可能是在16 世纪初经由海路传入我国沿海和各省的.
甘薯是万历年间引进的.福建人陈振龙从事海外贸易, 在吕宋学会甘薯栽培技术, 万历二十一年(1593 年)回国时设法带回薯藤, 并且试种成功.甘薯是高产作物, 一般沙质土壤都宜种植, 成为当时救荒的主要粮食, 很受欢迎;不久传到浙江、山东、河南等省, 逐渐提高栽培技术, 在华北较为寒冷的冬季也能留种了.明、清之际, 为推广甘薯而编写的著作有徐光启的《甘薯疏》、陈世元的《甘薯传习录》和陆耀的《甘薯录》等.
烟草的原产地大概是美洲墨酉哥, 后來传至菲律宾.明中叶以后, 自菲律宾传入我国时音译为"淡巴菰".崇祯年间, 已有不少人以吸烟为乐, 一些种植粮食的农田也改种烟草了.
教育新鲜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