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指出,青少年成熟年龄的提前、人性中的真挚情感、因性无知造成的犯罪事实,以及很多学校性教育的成功业绩和国外的成功经验,方方面面的事实告诫教育者——理解固然很重要,但从小的性教育更加刻不容缓。
五、善待感情,相约有成
当“早恋”出现在我们的教育视野中,我们就以种种理由去制止这种现象的发生;当一些孩子不满足于精神上的恋情而去追求生理满足时,我们又以性教育来试图阻止这种危害性行为的蔓延。而恰恰忘记了一个最简单的道理:“在对性成熟的男女青年谈话时,需要讲的已不是幼稚的生物利己主义的道理(注意,别损害自己的健康!),而是讲成年人的社会责任感和道德责任感,要呼吁他们仔细考虑自己感情的严肃性(“我爱”还是“我喜欢”),考虑自己社会成熟的程度……”(科恩语)所以,我们必须认识到,爱情教育远比性教育重要,道德教育的力量也远远超过生物利己主义的约束力。当一个人仅仅因为怕得艾滋病而不敢偷吃禁果时,他可能还会因存侥幸心理而放纵自己的欲望;但当一个人意识到爱情的神圣和责任时,他就会以审慎的态度去对待自己的欲望,用理性去护卫心中的那份美好。
所以,最理智的做法是,我们的学校可以进行爱情教育,告诉学生,把爱藏在心里,延缓去实现。待学业有成时再去谈,那时的爱情才是自由与美好的。
实践证明:对“早恋”问题宜导,不宜堵,如粗暴禁止,简单化处理,常常事与愿违。
推荐内容
教育新鲜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