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分数应用四”教学反思
1、联系生活
数学源于生活,数学与生活密不可分。因此我们要认真开展数学生活化学习,构建开放的数学学习平台,鼓励学生“学好生活化数学,用好数学乐生活”。在这节课里,我从压岁钱出发,引出生活中的存钱问题,用真实的存单做实例,从而让学生了解利息,利率,以及与本金、时间的关系。在最后的“实际运用”环节中,又把数学问题应用于生活。
2、从教材出发转化为从学生出发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习不是知识由教师向学生的传递,而是学生主动建构自己知识的过程。在生活中,学生或多或少已有关于利息,保险和税款的知识,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并不是空着脑袋进课堂的,教学中不能无视学生原有的经验。在这节课里,我从学生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和课堂上交流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如:关于储蓄,你知道多少?这个问题一提出,学生的话就接踵而来,无须老师再介绍储蓄的相关知识,只是在后面强调了银行的利率是国家根据经济发展的需要确定的,不同时期的利率是不同的。
应试教育观念下学生学习的背景是应试化的,新的课程理念下学生学习的背景是生活化的。虽然这一堂课体现出了一点生活化,但在和学生交流的时候却不是非常地顺利。有些学生会认真地观察和发现生活当中的数据,知道有关的知识,就比如说储蓄存的时间不同年利率不同,可有些学生不善于在生活中观察和发现数据,即使发现,但也不善于表达。既然大家都在新课程的理念下教学和学习,那我认为只有教师善于用生活中的数学来教学是不够的,学生也应该努力地到生活中寻找数学,了解生活中的数学。如果彼此都能感受到这样的数学,那么这样的课在学生看来是一种享受,在老师看来就是一种成就,而且是彼此的成就。
总之,“利息的计算”一课是分数、百分数乘法应用题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我在设计这节课时,试图改变以往的教学模式和方法,体现应用味。从课堂教学的实践看,本课的总体效果良好,基本达到了事先的教学设想。具体说有以下几方面的优点:(一)通过生活实际引入利息的计算,并应用所学的知识解决了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使学生真切地感受到数学知识和实际生活的紧密联系,数学来源于生活,并能解决实际问题,充分体现了应用题教学的应用性。(二)通过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说说在有关储蓄的知识方面自已都知道哪些,举例说明什么是本金、利息、利率,引导学生理解利息的多少与什么有关等教学活动,组织学生主动探索和构建利息计算和数学模型。说明教师已成功地转换了自己在课堂教学中的角色和作用,能根据学生已有和认知基础组织和展开教学活动,充分发挥了课堂教学中学生的主体作用。(三)本课基础知识的教学扎扎实实,并能在此基础上进行呈现方式和解题策略的适当开放,较恰当地处理好了继承和创新的关系。(四)在本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处处注意创设民主、宽松的课堂教学氛围,以幽默的话语,使学生在会心的笑容中轻松掌握知识和方法,体现了教师扎实的课堂教学技能和一定的课堂教学艺术。
“利息的计算”一课,在改变传统应用题教学模式和方法上作了有益的探索和尝试,在某些方面取得了一定突破,但有一些问题值得进一步研究,这些问题也是我在进行应用题教学研究中感到困惑的:以此种模式和方法进行应用题的教学,在教学目标的把握上,其方向是否正确?长此以往,是否会造成另一种意义上的模式化?“利息的计算”一课其教材本身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便于找到现实生活中原型,如果换成其它的教材,在现实生活中找不到原型,那么其“创设情境”、“解释应用”是否存在着很大的局限性?
数学源于生活,数学与生活密不可分。因此我们要认真开展数学生活化学习,构建开放的数学学习平台,鼓励学生“学好生活化数学,用好数学乐生活”。在这节课里,我从压岁钱出发,引出生活中的存钱问题,用真实的存单做实例,从而让学生了解利息,利率,以及与本金、时间的关系。在最后的“实际运用”环节中,又把数学问题应用于生活。
2、从教材出发转化为从学生出发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习不是知识由教师向学生的传递,而是学生主动建构自己知识的过程。在生活中,学生或多或少已有关于利息,保险和税款的知识,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并不是空着脑袋进课堂的,教学中不能无视学生原有的经验。在这节课里,我从学生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和课堂上交流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如:关于储蓄,你知道多少?这个问题一提出,学生的话就接踵而来,无须老师再介绍储蓄的相关知识,只是在后面强调了银行的利率是国家根据经济发展的需要确定的,不同时期的利率是不同的。
应试教育观念下学生学习的背景是应试化的,新的课程理念下学生学习的背景是生活化的。虽然这一堂课体现出了一点生活化,但在和学生交流的时候却不是非常地顺利。有些学生会认真地观察和发现生活当中的数据,知道有关的知识,就比如说储蓄存的时间不同年利率不同,可有些学生不善于在生活中观察和发现数据,即使发现,但也不善于表达。既然大家都在新课程的理念下教学和学习,那我认为只有教师善于用生活中的数学来教学是不够的,学生也应该努力地到生活中寻找数学,了解生活中的数学。如果彼此都能感受到这样的数学,那么这样的课在学生看来是一种享受,在老师看来就是一种成就,而且是彼此的成就。
总之,“利息的计算”一课是分数、百分数乘法应用题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我在设计这节课时,试图改变以往的教学模式和方法,体现应用味。从课堂教学的实践看,本课的总体效果良好,基本达到了事先的教学设想。具体说有以下几方面的优点:(一)通过生活实际引入利息的计算,并应用所学的知识解决了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使学生真切地感受到数学知识和实际生活的紧密联系,数学来源于生活,并能解决实际问题,充分体现了应用题教学的应用性。(二)通过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说说在有关储蓄的知识方面自已都知道哪些,举例说明什么是本金、利息、利率,引导学生理解利息的多少与什么有关等教学活动,组织学生主动探索和构建利息计算和数学模型。说明教师已成功地转换了自己在课堂教学中的角色和作用,能根据学生已有和认知基础组织和展开教学活动,充分发挥了课堂教学中学生的主体作用。(三)本课基础知识的教学扎扎实实,并能在此基础上进行呈现方式和解题策略的适当开放,较恰当地处理好了继承和创新的关系。(四)在本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处处注意创设民主、宽松的课堂教学氛围,以幽默的话语,使学生在会心的笑容中轻松掌握知识和方法,体现了教师扎实的课堂教学技能和一定的课堂教学艺术。
“利息的计算”一课,在改变传统应用题教学模式和方法上作了有益的探索和尝试,在某些方面取得了一定突破,但有一些问题值得进一步研究,这些问题也是我在进行应用题教学研究中感到困惑的:以此种模式和方法进行应用题的教学,在教学目标的把握上,其方向是否正确?长此以往,是否会造成另一种意义上的模式化?“利息的计算”一课其教材本身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便于找到现实生活中原型,如果换成其它的教材,在现实生活中找不到原型,那么其“创设情境”、“解释应用”是否存在着很大的局限性?
“百分数应用四”教学反思一文由优秀教案免费提供,本站为公益性网站,此教案为网上收集或网友提供,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立即删除!
和“百分数应用四”教学反思相关的教案:
- 分数除法应用题教学反思2015-06-19
- 《体积单位间的进率》教学反思2015-06-19
- 第一单元 百分数的应用 9、列方程解2015-06-19
- 百分数(四)用百分数解决问题22015-06-12
- 百分数(五)折 扣2015-06-12
- 第五单元 百分数 教学计划2015-06-12
- 百分数(七)利息2015-06-09
- 人教版数学六上教案 百分数 折扣2015-06-08
- 百分数(六)纳税2015-06-08
- 用百分数解决问题(3)2015-06-08
- 百分数(八)整理和复习2015-06-05
- 《负数》教学反思2015-06-04
- 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教学反思2015-06-04
- 《圆柱的体积》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2015-06-02
- 百分数的应用(四)教案2015-06-02
- 六年级数学《百分数的意义和写法》教2015-05-31
- 《圆柱体积》教学反思2015-05-31
- 列方程解稍复杂的百分数实际问题(32015-05-28
- “认识百分数”课堂教学设计2015-05-27
- 5-3-1用百分数解决问题(一)2015-05-27
- 分数四则混合运算教学反思2015-05-26
- 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教学反思2015-05-26
- 认识百分数教学案例2015-05-23
- 百分数(三)用百分数解决问题2015-05-22
- 上一篇:圆柱的基本知识
- 下一篇:百分数的应用(三)的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