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去二三里》导学案
学习古诗
古代有位诗人把这十个数字写在了一首诗里,知道他是怎么写的吗?
(一)读准字音,掌握节奏
1.找找诗中的十个数字,看看读音有什么变化。
[设计意图:在朗读比较中发现“一”的读音变化,这样印象会更深刻。]
2.师范读,学生听,说说老师在每句诗的什么地方停顿的时间比较长,并做上记号。
3.学生自读,师生交流,正音,指导,朗读。
(二)了解诗意
1.小朋友在读这首诗的时候,眼前仿佛看见了哪些景物?谁读得越仔细,眼前看见的景物也就越多。
[设计意图:培养边朗读边想像的读书习惯。不要把书读成“小和尚念经”。]
2.根据课堂交流情况提出“烟村四五家”的两种理解:(1)四五个冒着炊烟的村子;(2)村里有四五户人家,还冒着炊烟。并肯定两种理解都可以。
[设计意图:诗的意象具有多重性,要发展学生的多重思维能力。]
3.请小朋友看看图,读读诗句;读读诗句,再看看图。
4.请两位小朋友合作,一位读诗句,一位指图。
[设计意图:加强语言和意象的联系,并引出当一生读“一去二三里”时,指图的学生该怎么指,即“一去二三里”该怎么理解的问题。」
5.能用手势表示“一去二三里”的意思吗?点明:“一去”,即一路走去的意思。
6.还有什么问题?
[设计意图:学生的思维并不是教师能全部预料的,应给予一定的空间。]
(三)配乐诵读全诗
1.给诗加上题目,并指导诗题与诗句之间要停顿的读法。
2.背诵全诗,并设问:
(1)小朋友都能背这首诗了,真了不起,那你在一边背诗的时候一边看到了什么呢?
(2)这个小山村热闹吗?(这是一个静静的小山村)
(3)你来到这个山村,觉得它美吗?
(4)师总结:小山村真美啊,请小朋友们一起背,就好像走进了小山村。
[设计意图:背诵时再次启发想像,使记忆有了具体形象的支持,并再次引导学生进入诗所描绘的情景,把“彼景彼情”化为“我景我情”。]
《一去二三里》导学案一文由优秀教案免费提供,本站为公益性网站,此教案为网上收集或网友提供,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立即删除!
和《一去二三里》导学案相关的教案:
- 《一去二三里》教学设计之二2015-05-23
- 《一去二三里》2015-05-23
- 《四个太阳》导学案2015-05-22
- 《一去二三里》教学实录片断2015-05-22
- 一去二三里教学设计2015-05-21
- 《春雨的色彩》导学案2015-05-20
- 《乌鸦喝水》教学案例与反思2015-05-20
- 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一册《一去二三里》2015-05-20
- 《阳光》教学案例2015-05-19
- 棉鞋里的阳光教学案例2015-05-19
- 司马光教学案例2015-05-18
- 《汉语拼音10 ao ou iu》教学案例2015-05-18
- 《棉花姑娘》教学案例与点评2015-05-18
- 《一去二三里》说课2015-05-13
- 《操场上》教学案例2015-05-13
- 《春雨的色彩》教学案例2015-05-12
- 手捧空花盆的孩子教学案例2015-05-12
- 《爷爷和小树》教学案例2015-05-12
- 《口耳目》教学案例及点评2015-05-11
- 小小竹排画中游 (第二课时)导学案2015-05-11
- 《一去二三里》教学案例与反思2015-05-11
- 《日月明》导学案2015-05-11
- 《比尾巴》导学案2015-05-11
- 《美丽的小路》导学案2015-05-08
- 上一篇:《爷爷和小树》教学设计17
- 下一篇:《汉语拼音3 b p m f》教学设计 片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