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张康桥老师《九色鹿》教学片断
师:同学们默读课文,整理一下,用两三句话总结一下你读出了什么。
生:我读出了国王的英明,九色鹿的善良、勇敢和机智,调达见利忘义。
生:我补充两点,乌鸦很仗义,王妃很任性。
生:做人要善良、讲信义,做国王不仅要善良处理事情更要公正。
此时,教师话锋一转,问出了以下一系列的问题:“你善良吗?你英明过吗?你任性过吗?你说话不算话过吗?”学生们被步步紧逼,陷入了深深的思考。“由此,你还读出什么呢?”教师展现展示这样一段话:
人,一半是天使,一半是魔鬼。——西方哲学谚语
人的身上往往有两种天性,一种是鼓励我们行善,而另一种则鼓励我们去作恶。 ——[法国]蒙田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中国]孔子
学生读完后,小声讨论了一会儿。
生:人是复杂的,有的时候好,有的时候坏。
生:如果说九色鹿是人的天使一面,而调达则更像是人的魔鬼的一面。
生:我觉得,我们要不断斥责、改正坏的一面,赞扬好的一面并且要做的更好。
生:尤其是国王更要惩恶扬善,要公正。
师:对,这就是走向高尚的过程,人要不断地问自己,我该怎么做?
『分析』:
在案例中有关于道德伦理的“冲突”中,不断扣问学生的心灵,让孩子们在道德问题前认真思考自己的行为,审视自己的心灵,在学习一篇课文的时候,审视文中人物,其实就是审视自我。如问学生救不救的问题,就是在帮助学生扣问自己的心灵,思考一个问题:我们要不要为善,我们怎么为善等道德问题。我们通过补充资料、引进明言等冲突设置方法,让学生思考,这里的“材料”,其实代表着不同的文化,不断与学生已有的道德观念形成冲突,此时的教师就是一个“真理的接生婆。”
仔细研读文本,我们会发现许多课文以深刻的思想,生动的形象反映生活,揭示人生的真谛,赞颂真善美,鞭挞假恶丑,往往以一种无法抗拒的力量,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思想,陶冶学生的情操,净化学生的心灵。如:《花瓣飘香》一课中小女孩的“偷”与“小心翼翼地摘”;《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一课,彭德怀很爱大黑骡子,可又为什么要杀掉它?《去年的树》里面,小鸟要找的是树,想唱歌给树听,可是最后找到的是灯火,它为什么还要唱歌给灯火听等等。在教学过程中,有智慧的教师能扣紧“文眼”,抓住焦点,有效利用这些矛盾与冲突,引导学生通过理解、认知、质疑、创造、体验、交流和表现等一系列的活动,完成对知识的探索和学习,得到情感体验和撞击,实现了语文教学感性与理性的完美结合,情感和智慧同构共生。
(摘自溧阳实小 殷兰老师文章)
生:我读出了国王的英明,九色鹿的善良、勇敢和机智,调达见利忘义。
生:我补充两点,乌鸦很仗义,王妃很任性。
生:做人要善良、讲信义,做国王不仅要善良处理事情更要公正。
此时,教师话锋一转,问出了以下一系列的问题:“你善良吗?你英明过吗?你任性过吗?你说话不算话过吗?”学生们被步步紧逼,陷入了深深的思考。“由此,你还读出什么呢?”教师展现展示这样一段话:
人,一半是天使,一半是魔鬼。——西方哲学谚语
人的身上往往有两种天性,一种是鼓励我们行善,而另一种则鼓励我们去作恶。 ——[法国]蒙田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中国]孔子
学生读完后,小声讨论了一会儿。
生:人是复杂的,有的时候好,有的时候坏。
生:如果说九色鹿是人的天使一面,而调达则更像是人的魔鬼的一面。
生:我觉得,我们要不断斥责、改正坏的一面,赞扬好的一面并且要做的更好。
生:尤其是国王更要惩恶扬善,要公正。
师:对,这就是走向高尚的过程,人要不断地问自己,我该怎么做?
『分析』:
在案例中有关于道德伦理的“冲突”中,不断扣问学生的心灵,让孩子们在道德问题前认真思考自己的行为,审视自己的心灵,在学习一篇课文的时候,审视文中人物,其实就是审视自我。如问学生救不救的问题,就是在帮助学生扣问自己的心灵,思考一个问题:我们要不要为善,我们怎么为善等道德问题。我们通过补充资料、引进明言等冲突设置方法,让学生思考,这里的“材料”,其实代表着不同的文化,不断与学生已有的道德观念形成冲突,此时的教师就是一个“真理的接生婆。”
仔细研读文本,我们会发现许多课文以深刻的思想,生动的形象反映生活,揭示人生的真谛,赞颂真善美,鞭挞假恶丑,往往以一种无法抗拒的力量,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思想,陶冶学生的情操,净化学生的心灵。如:《花瓣飘香》一课中小女孩的“偷”与“小心翼翼地摘”;《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一课,彭德怀很爱大黑骡子,可又为什么要杀掉它?《去年的树》里面,小鸟要找的是树,想唱歌给树听,可是最后找到的是灯火,它为什么还要唱歌给灯火听等等。在教学过程中,有智慧的教师能扣紧“文眼”,抓住焦点,有效利用这些矛盾与冲突,引导学生通过理解、认知、质疑、创造、体验、交流和表现等一系列的活动,完成对知识的探索和学习,得到情感体验和撞击,实现了语文教学感性与理性的完美结合,情感和智慧同构共生。
(摘自溧阳实小 殷兰老师文章)
『案例』张康桥老师《九色鹿》教学片断一文由优秀教案免费提供,本站为公益性网站,此教案为网上收集或网友提供,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立即删除!
和『案例』张康桥老师《九色鹿》教学片断相关的教案:
- 《两个铁球同时着地》教学片断2015-06-04
- 《长城》案例2015-06-02
- 《普罗米修斯》教学案例2015-06-01
- 《触摸春天》教学案例2015-06-01
- 精彩的“变奏曲”——《渔夫的故事》2015-06-01
- 《触摸春天》教学案例分析2015-05-31
- 《夜莺的歌声》教学案例2015-05-31
- 《桂林山水》教学案例2015-05-28
- 《雅鲁藏布大峡谷》教学精彩片断2015-05-28
- 《桂林山水》教学案例反思2015-05-28
- 飞向蓝天的恐龙教学案例2015-05-27
- 《小母鸡种稻子》精彩案例2015-05-27
- 颐和园教学案例2015-05-23
- 渔夫的故事教学案例2015-05-23
- 《趵突泉》教学案例2015-05-23
- 《世界地图引出的发现》教学案例2015-05-23
- 《扁鹊治病》教学案例(节选)2015-05-22
- 《幸福是什么》教学案例及反思2015-05-21
- “导”出的精彩——读蒋军晶老师《趵2015-05-20
- 《去年的树》案例分析2015-05-19
- 《鱼游到了纸上》教学案例2015-05-19
- 《蟋蟀的住宅》教学案例2015-05-19
- 《猫》教学案例与反思2015-05-19
- 《两个铁球同时着地》教学案例2015-05-13
- 上一篇:《电脑住宅》预案
- 下一篇:《触摸春天》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