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青松》教学反思
《18、青松》教学反思
本首诗选自陈毅同志的《冬夜杂咏》,全诗描写了大雪重压下的青松毫无畏惧、苍翠挺拔的形象,赞颂了青松坚强高洁的品格。教学这首诗的时候,我通过上一首古诗的学习方法,学生已经基本掌握了学习古诗的方法,而且《青松》这首诗通俗易懂,所以我想在这一课的教学上,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学。首先初读古诗,分组练读,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读准确字音,读通顺诗句,并且让读的形式多样化让每个学生都有读的机会,在生动的朗读练习中逐步达到熟读成诵。其次,对于理解有困难的词语进行指导,如:“高洁”的理解一定有困难,我利用挂图给学生看雪化后的青松,说说雪化后的青松是怎么样的?根据学生的回答点到雪化后的青松更洁净苍翠。最后,重点对“挺”字的书写指导。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或许有些过早,有些知识部分学生理解不透彻,不过学生对自主学习方法还是很感兴趣。
《青松》教学反思
《青松》这首诗内容比较简单,语言接近白话,学生理解起来也比较容易,所以我把重点放在了感悟青松高洁的品质上。
我首先出示挂图,让学生观察画面,说说这是什么季节,你从图画上看到了什么,让你想到了哪些成语。孩子们因为有了识字5和练习5的学习基础,看到这幅图画时,都很快地举起了小手,“白雪皑皑”、“鹅毛大雪”、“冰天雪地”、“银装素裹”等成语脱口而出,同学们都能感受到雪下得很大。然后我让学生从这首诗中找出能突出雪大的词语,孩子们找到了“压”字,这时,我再让学生观察挂图中的青松,上面覆盖了厚厚的一层白雪,可是青松依然站得直直的,我还让学生展开想像,其他花草树木是怎样的。通过比较,松树坚强的品格更加突显。
《青松》教学反思
《青松》选自陈毅同志的《冬夜杂咏》,全诗描写了大雪重压下青松毫不畏惧、苍翠挺拔的形象,赞颂了青松坚强高洁的品格。在梳理完诗的意思之后,为了让孩子们更深地感受到青松的品格,我采用了对比的方式,即出示春天的一些植物、秋天的菊、冬天的青松图,让孩子们欣赏不同的植物在冬天时各自不同的景象,孩子们看到了春天的花在天气凉时就马上凋谢,秋天的菊花在寒冬也随之枯萎,而青松在一年四季都常青。我问孩子们看出了什么?孩子们纷纷说青松不怕寒冷,在风雪中依然常青,依然挺立。陈毅同志写这些诗是不纯粹为了赞美青松,我又给孩子们介绍了当时的写作背景,让孩子们感受到像陈毅爷爷一样的共产党人其实就像一棵棵青松,不怕困难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18、青松》教学反思一文由优秀教案免费提供,本站为公益性网站,此教案为网上收集或网友提供,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立即删除!
和《18、青松》教学反思相关的教案:
- 课题研讨课《揠苗助长》教学反思2015-06-09
- 《我不是最弱小的》教学反思2015-06-08
- 《一次有趣的观察》教学反思2015-06-06
- 人教版语文第三册《识字6》教学反思2015-05-26
- 《植物妈妈有办法》教学反思2015-05-23
- 我是什么教学反思2015-05-21
- 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识字3教学反思2015-05-20
- 《古诗二首》中《山行》教学反思2015-05-20
- 青松说课稿2015-05-11
- 《小山羊和小灰兔》教学反思2015-05-03
- 《为中华崛起而读书》教学反思2015-05-02
- 《儿子们》教学反思2015-04-29
- 《一件好事》教学反思2015-04-28
- 《青松》练习2015-04-27
- 《识字4》教学反思2015-04-24
- 苏教版语文第三册 18 青松2015-04-23
- 《流动的画》教学反思2015-04-23
- 语文人教版第三册《识字五》教学反思2015-04-23
- 不造空中楼阁——《秋游》教学反思2015-04-22
- 《火红的枫叶》教学反思2015-04-22
- 植树的季节教学设计和教学反思2015-04-21
- 青松教案教学设计第二课时2015-04-17
- 《识字1》教学反思2015-04-17
- 《乡下孩子》教学反思2015-04-12
- 上一篇:练习4(苏教版第四册教案)
- 下一篇:《一件好事》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