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枝的学问》精彩教学片段
张家港市妙桥小学欧桥分校 钱裕良
师:(板书课题)(指名读)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生: 谁剪枝?为什么要帮桃树剪枝?
生:怎样剪枝?剪枝后的结果怎样?
师: 那今天我们就带着这些问题来学习课文。
师:课文作者几次进入桃园,分别在什么时候?
你能用课文中的词语回答吗?
生:去年冬天,(来年)春天,暑假里.
师:我三次进桃园时的心情怎样?
生:满怀好奇 半信半疑 一脸疑惑 又惊又喜 欢天喜地
生: 欢天喜地的是蜜蜂,应该是盼望
师:你读得很仔细,我们应该向他学习.
师:全文共几个自然段,你根据刚才的提示怎样帮课文分段?
(学生分段,教师调整词语顺序并板书)
师:我满怀好奇些什么?请你们放声朗读1-2自然段找出答案.
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师:我好奇的是王大伯家树上结的桃子总是又大又甜。
师:所以我们称他为?
生:(抢着说)种桃能手
师:什么叫能手? 你知道身边还有哪些能手?
(指导学生说话)
师:在种桃能手前面还加了远近闻名这个词,你能说说它的意思吗?
它的近义词有那些?
生:驰名中外 举世闻名
师:在这里能换成这两个近义词吗?
………
师:那我一脸疑惑些什么?
生:看见王大伯和几位叔叔正在剪枝
师:所以我着急地问,这句话该怎么读?(指导朗读)
师:王大伯看着我有疑惑,怎么对我说的?
生:(有模有样)的朗读
师: 作者对王大伯的话是相信还是怀疑?(书上哪个词语)
生: 他是将信将疑
师:王大伯的话是什么意思?
板书:减少 枝条=增加 产量 ???
师:所以作者最后又惊又喜,他明白了什么?
这就是---------剪枝的学问(齐读课题)
师:(板书课题)(指名读)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生: 谁剪枝?为什么要帮桃树剪枝?
生:怎样剪枝?剪枝后的结果怎样?
师: 那今天我们就带着这些问题来学习课文。
师:课文作者几次进入桃园,分别在什么时候?
你能用课文中的词语回答吗?
生:去年冬天,(来年)春天,暑假里.
师:我三次进桃园时的心情怎样?
生:满怀好奇 半信半疑 一脸疑惑 又惊又喜 欢天喜地
生: 欢天喜地的是蜜蜂,应该是盼望
师:你读得很仔细,我们应该向他学习.
师:全文共几个自然段,你根据刚才的提示怎样帮课文分段?
(学生分段,教师调整词语顺序并板书)
师:我满怀好奇些什么?请你们放声朗读1-2自然段找出答案.
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师:我好奇的是王大伯家树上结的桃子总是又大又甜。
师:所以我们称他为?
生:(抢着说)种桃能手
师:什么叫能手? 你知道身边还有哪些能手?
(指导学生说话)
师:在种桃能手前面还加了远近闻名这个词,你能说说它的意思吗?
它的近义词有那些?
生:驰名中外 举世闻名
师:在这里能换成这两个近义词吗?
………
师:那我一脸疑惑些什么?
生:看见王大伯和几位叔叔正在剪枝
师:所以我着急地问,这句话该怎么读?(指导朗读)
师:王大伯看着我有疑惑,怎么对我说的?
生:(有模有样)的朗读
师: 作者对王大伯的话是相信还是怀疑?(书上哪个词语)
生: 他是将信将疑
师:王大伯的话是什么意思?
板书:减少 枝条=增加 产量 ???
师:所以作者最后又惊又喜,他明白了什么?
这就是---------剪枝的学问(齐读课题)
《剪枝的学问》精彩教学片段一文由优秀教案免费提供,本站为公益性网站,此教案为网上收集或网友提供,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立即删除!
和《剪枝的学问》精彩教学片段相关的教案:
- 《听听,秋的声音》片段分析2015-06-08
- 《和时间赛跑》精彩片段2015-06-04
- 《和时间赛跑》教学实录片段2015-05-26
- 《把掌声分给她一半》教学片段设计2015-05-22
- 《爬天都峰》教学片段2015-05-13
- 26《剪枝的学问》教学设计2015-05-11
- 走进生活学语文——《学会查“无字词2015-05-08
- 《剪枝的学问》教学片断与分析2015-04-30
- 剪枝的学问 教案2015-04-28
- 亡羊补牢片段练习2015-04-25
- 阅读《庐山的云雾》片段,完成练习2015-04-22
- 《平分生命》教学片段2015-04-21
- 说真话 流真情 创新意——苏教版第五2015-04-17
- 《让我们荡起双桨》教学实录片段反思2015-04-14
- 三年级《雷雨》教学片段(转)2015-03-11
- 《剪枝的学问》教学设计2015-03-07
- 23《美丽的小兴安岭》教学片段2014-10-26
- 《剪枝的学问》教学设计之二2014-05-21
- 《剪枝的学问》教学设计之一2014-05-13
- 《剪枝的学问》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一2014-03-21
- 《剪枝的学问》教学设计之三2014-03-21
- 26《剪枝的学问》2014-03-14
- 上一篇:研讨课《好汉查理》教学设计
- 下一篇:三语下《习作8》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