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习4 (苏教版二上教案)
教学目标:1.认识大写的一、二……十等汉字。2.练习写上下结构的字。3.熟记成语和名人名言。4.口语交际——买文具。教学时间:三课时。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教学第一题1 揭题导入 你对大熊猫了解多少?图文介绍大熊猫的生存状况。 可是它现在生活得怎么样呢? 描述:由于多种原因,大熊猫的生存环境遭到了破坏,现在全世界只有我国的四川等地的深山竹林中才可以看见大熊猫的身影,总共还不到1000只,小朋友们,你知道吗?近年来大熊猫的家乡箭竹大面积的干枯,大熊猫快没有吃的了,那可怎么办呢?你们瞧,大熊猫那双无助的眼睛仿佛在向人们求救!你们想怎么帮助它在自己的家乡过着幸福的生活呢? 有一位爱帮助人的小黑熊听说了以后,也加入到了救助大熊猫的行动中来了,它把平时一分一分积攒下来的零花钱全拿出来准备捐到大熊猫的家乡,给叔叔们用来帮助大熊猫,总共有588元呢! 游戏识记大写字。 小黑熊去动物邮局汇款了。来到小邮局前,咦,这是一些什么字呀?你们认识吗?把认识的读给大家听。 对照着大小写,自由读一读。 打乱顺序,读一读。 学生描红。 学生填写汇款金额。 展示几份汇款单,评议。 说填附言,加深体验 今天课堂上我们认识的这些大写数字,平时生活中我们也能见到它们,想一想,在哪儿见过?人民币上就有大写数字,我们一起来看看,认识吗?指认十元,五十元,一百元。 还在哪些地方见过? 第二课时一、复习。二、学习“读读背背”部分。 1.自由读成语,读准字音。 2.指名读,正音。 (1) 指名试读。 (2) 开火车读,巩固。 3.学生借助课文和图片理解意思,教师适当讲解。4.朗读。背诵成语。5.自由读名言。6.指名读,并联系生活实际说说自己的理解。 7.齐读名言,巩固。 三、教学第二题:写好铅笔字。1、读一读。2、找出特点。3、指导书写。4、学生练习。 四、作业。 抄、背“读读背背”的成语。背诵名言。 第三课时一.复习。 二.口语交际——买文具。1、 揭题。在这次口语交际训练中将让同学们学会如何买东西。2、 想一想:买东西,说话是要注意什么?学生自由发言,教师小结:买什么?买多少?要说清楚。要有礼貌。买好东西看一看,再点清找的钱。3、 出示买橡皮的对话材料。(1)红色的香橡皮 5毛钱一块(2)买写字本。黄面子,8毛钱;蓝面子、 1元钱。4、 选一个,与同桌模拟对话。5、 指名购物,师生进行对话练习。学生进行对话练习。进行指导点评。6、 准备买刨笔器,进行打听询问是该怎么对售货员说呢?老师与学生模拟对话。 教后反思:在这次教授大写数字时候,为了让学生能够方便记忆,选择了拆字法记忆。例如:三的大写,上面是一个参加的参字上半部分,而下面就是一个三字,学生很容易记忆。而大些四则没有什么规则,很难记忆,我就让学生分析,怎样记住这个字。学生马上从他们学过的字里面找到了规律,右边的是池塘的塘里面的部分,而左边正好是4横。这样学生就不会写错了。这样的方法,虽然这样难写的大写数字,学生却有一个很高的正确率。 主备:陈美春复备:吴强旭 拿出事先准备好的人民币,一个一个认字,再分析。 联系课文或生活实际,用上一个成语说一句话。 上下结构,上小下大要得当。“思”的心字底要写得大一些。“盘”的皿字底要写得扁扁的。“望”下面的“王”第一笔是横。
练习4 (苏教版二上教案)一文由优秀教案免费提供,本站为公益性网站,此教案为网上收集或网友提供,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立即删除!
和练习4 (苏教版二上教案)相关的教案:
- 月亮湾教案(第二课时)2015-06-15
- 古诗《草》教案分析2015-06-12
- 《赠汪伦》教案2015-06-05
- 《风娃娃》授课教案2015-06-05
- 《清澈的湖水》教案2015-06-05
- 《动手做做看》教案2015-06-04
- 《数星星的孩子》教学设计(北师大版2015-06-04
- 《望庐山瀑布》教案2015-06-04
- 赠汪伦教案2015-06-04
- 人教版语文第4册第八单元29、数星星2015-06-03
- 窗前的气球教案2015-06-03
- 画风教案设计2015-06-03
- 《识字5》教案(人教版二上)2015-06-02
- 人教版第三册《识字1》教案2015-06-02
- 日记两则(人教国标本小语教案)2015-06-01
- 《一株紫丁香》教案2015-06-01
- 揠苗助长教案2015-06-01
- 《看雪》教案 第二课时2015-06-01
- 《雷锋叔叔,你在哪里》教案2015-06-01
- 6、我选我·教案2015-06-01
- 《20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教案2015-05-31
- 二年级下册语文《画风》教案2015-05-31
- 人教版二下《语文园地二》教案2015-05-31
- 《山行》教学案例 西师大版三上教案2015-05-27
- 上一篇:15、《画风》练习题
- 下一篇:《远行靠什么》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