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_《识字3》一课的教学片段
教学课文中31页的第一行和第二行的词语,师出示词串,让学生自己找规律.
师:同学们观察一下第一行和第二行的词语,你发现了什么?
生1:我发现了第一行的词语里好几个字都是竹字头.
生2:我发现了“茶叶”的“茶”、“菠”、“萝”、“花”,它们都是草字头.
生3:通过看图,我发现了第一行的词语里好几个字都是竹字头,因为这些制品都是竹子做成的,大都与竹子有关.
师:同学们真会观察,善于发现.(出示竹字头的古文字,问像什么?)
生:像竹叶.我们现在的竹字头就是由竹叶变来的,所以现在和竹子有关的字都是竹字头.
师:你真爱动脑筋,找到了竹字头的来历,还发现了偏旁与词语之间的联系.
生:我发现了草字头的来历,古代的人写草字头是这样的(用手比划),就像地上的小草.
师:是呀,大都与一些植物有关的字都带有草字头.现在,你们知道区分竹字头和草字头的字了吗?
生:我写字时,先想想这个字的意思,如果和竹子有关,就是竹字头,如果与植物有关,与长在地上的小草有关就是草字头.
[自评] 识字,是小学低年段的重点教学任务。识字课相对阅读课文教学来说较为枯燥,本课的教学内容比较多,如果只是用常规的方法逐个识字,学生会如同嚼蜡。因此,在本课的教学设计上,我本着从学生出发,努力尝试,力争营造出一种自主、协作、创新的识字课堂教学。“受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结合每一个识字教材的特点,教给学生识字的方法,培养识字的能力,这才是我们教学的根本。我抓住教材特点,在出示词串时,让学生自己找规律,这些字有什么共同点?再联系刚才学过的由实物图到象形古文字演变而成的部首,自己归纳出它们表示的意思。那么,在今后的学习中,学生再碰到类似的字他就可以触类旁通了。
“受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_《识字3》一课的教学片段一文由优秀教案免费提供,本站为公益性网站,此教案为网上收集或网友提供,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立即删除!
和“受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_《识字3》一课的教学片段相关的教案:
- 《植物妈妈有办法》第一课时教学设计2015-06-09
- 《识字6》学习目标和教材简说2015-06-09
- 《画风》第一课时说课设计2015-06-09
- 《爱迪生救妈妈》一课一练2015-06-09
- 《识字二》教学设计2015-06-08
- 听《纸船和风筝》一课有感2015-06-08
- 人教版小学语文二上 识字12015-06-08
- 《看雪》第一课时教学设计12015-06-08
- 《识字2》教学设计42015-06-08
- 《数星星的孩子》第一课时说课稿2015-06-08
- 《识字6》教学设计12015-06-06
- 《语文园地一》第一课时教学设计2015-06-06
- 《找春天》第一课时教学设计2015-06-06
- 《古诗两首》第一课时:《赠刘景文》2015-06-05
- 《识字4》教学设计42015-06-05
- 《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第一课时教学2015-06-03
- 第三册识字4课件2015-06-03
- 秋天的图画(第一课时)2015-06-02
- 《玲玲的画》识字教学2015-06-02
- 《识字1》教学设计62015-06-02
- 小学语文第四册第6课 雷锋叔叔,你在2015-06-02
- 《识字5》教案(人教版二上)2015-06-02
- 《北京》第一课时案例及反思2015-06-02
- 《玲玲的画》识字教学片断2015-06-02
- 上一篇:《小马过河》教案设计
- 下一篇: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三册练习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