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峨眉山月歌》教学实录片段
《峨眉山月歌》我从歌字入手,先建立《峨眉山月歌》也就是“为峨眉山月而歌”的表象。再及景“李白看到了怎么样的一番景象?”在这样的基础上重点突出情。以下是我第三步的教学实录——
师:月色朦胧,山影、树影、月影都投射到江水中,随波摇曳,真是“月亮走,我也走”。常说触景生情,此时,你就在蛾眉山下和李白一道欣赏着着月色,你有什么样的感受?
生:美不胜收
生:令人心旷神怡
生:我都不想走了
师:哦,你是流连忘返呀。那李白看到眼前的这番景象,产生了什么样的情感呢?你能从诗句中读明白吗?提示:诗句中有一个字表达了他的这种情感,试着找出来,想想它的意思。
(话音刚落,就有学生举手)师笑笑,对她说:多一分思考,多一份收获。该同学有埋头读文。
(2分钟左右,众多学生举手。)
生: “思”字,是思念的意思。
师:你知道李白思念谁吗?
一生插言:是思念朋友。
师:你真了不起,想到李白心里去了。同学们,李白为什么在这个时候想到朋友呢?
生:他想和朋友一起欣赏美景
生:他想和朋友“把酒言欢”
生:因为他想和朋友一起分享快乐
师:和朋友分享快乐,就把一份快乐变成了两份,甚至更多份的快乐。那李白就仅仅想让朋友分享自己的快乐吗?你平常还和什么人一起分享你的快乐?
生:父母
师:是呀,李白他还想到了自己的亲人。
......
《峨眉山月歌》教学反思
《峨眉山月歌》与《望洞庭》写的都是秋夜景色,但又有不同,《望洞庭》侧重于写景《峨眉山月歌》侧重于抒情。
学习《峨眉山月歌》这首诗时,我重点抓住“思”字,让学生自学古诗,并从古诗的字词入手,深入理解诗意,并抓住文中的两个比喻,做到重难点突出,使学生尽快地掌握古诗内容,感悟情感,读好诗歌,体会秋夜思人的意境,也体会28个字的诗歌包含5个地名的不着痕迹的写法。
我首先告诉学生这是李白离开四川到外地赴任时在途中写的。然后提出问题:你能读读诗,再联系插图,想象李白离开时的场景吗?
接着巧妙地引导学生进行合作学习。让学生充分展开合理的想像,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进一步领会诗意。在讨论中老师参与学习小组讨论。
最后让学生通过有感情的朗读,把诗歌中的文字变成鲜明的形象、生动的画面、丰富的情感,培养提高学生感知语言形象的能力。在理解“下渝州”时,教师在下面标示出“渝州”的位置,问学生为何这样画?从而自然而然理解“下”的含义!为了让学生理解“影入平羌江水流。”我引入了一支歌“月亮走,我也走”。这里是“船儿走,月亮也走”孤独的离乡秋夜有着月儿的相送与陪伴,才能排解点思友之情。这节课学生兴趣高涨,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峨眉山月歌》教学实录片段一文由优秀教案免费提供,本站为公益性网站,此教案为网上收集或网友提供,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立即删除!
和《峨眉山月歌》教学实录片段相关的教案:
- 《火烧云》教学片段实录2015-05-31
- 《给予是快乐的》片段赏析2015-05-28
- 《中彩那天》第一课时教学实录2015-05-23
- 麦哨教学实录2015-05-22
- 实录片段:七月的天山2015-05-21
- 黄河是怎样变化的教学实录2015-05-19
- 《小母鸡种稻子》教学实录2015-05-19
- 《尊严》教学实录2015-05-13
- 蝙蝠和雷达教学实录2015-05-11
- 雅鲁藏布大峡谷 教学实录2015-05-11
- 《夜莺的歌声》教学实录片段2015-05-08
- 文成公主进藏教学实录2015-05-07
- 《火烧云》教学设计精彩片段2015-05-05
- 《元日》教学片段分析2015-05-05
- 《望洞庭》教学实录2015-05-04
- 《田园诗情》教学实录和反思2015-05-02
- 阅读《第一次抱母亲》片段设计练习2015-04-29
- 峨眉山月歌教学设计2015-04-25
- 《我给江主席献花》片段练习指导教后2015-04-24
- 《普罗米修斯》教学实录2015-04-24
- 《普罗米修斯》教学案例(片段)2015-04-23
- “五角星”的魅力《苹果里的五角星》2015-04-22
- 苏教版第七册《雾凇》教学实录2015-04-21
- 《两个铁球同时着地》教学实录与简评2015-04-21
- 上一篇:《飞向蓝天的恐龙》导语设计
- 下一篇:徐悲鸿励志学画教学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