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壶口与龙门》教案1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有感情、流利地朗读课文,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掌握生字词。
2、积累并背诵优美的文段.
过程与方法:诵读课文了解文章的写作手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阅读学习,增强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理解文中抒发的情感。
教学难点:了解文章的写作手法。
课时分配:
第一课时
教学重点:整体感知文意。
教学设计:
一、导入课堂。
二、整体感知文意。
1、学生初读课文解决文中的生字词。
2、朗读课文
齐读全文或指名朗读,初步感知文意。
3、引导学生划分文章结构。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结合自读试划分课文结构,教师引导归纳:
本文可分为两部分: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概括壶口与龙门的总体特征。
第二部分(第2-6自然段)介绍地理特征、历史传说和现状。
三、再读全文,体会文中的情感,整体感知文意。
1、壶口得名的原因是什么?
2、稳重将神话传说的目的是什么?
3、请用简洁深感懂得华描述一下龙门三激浪。
4、倒数第二段引用李自成的例子是为了说明什么?
四、找出文中你认为写得最精彩的句子体会一下。
五、教师小结课堂。
第二课时
教学重点:把握文章写作特点,借鉴写作技法。
教学设计:
一、复习导入。
二、把握文章的写作特点。
引导学生讨论交流归纳,举例说明:
说明继续和描写议论相结合。
三、体会文章的语言特色。
1、师生共同讨论交流,梳理文章的语言特点:
语言准确性和生动性相结合。
2、选择自己最喜欢的段落,有感情地朗诵。
小组内选出代表在班内交流,教师评价,鼓励优秀。
四、说说本文对我们的写作有什么启示?
教师引导学生理解:
1、层次清晰,有条不紊的结构。
2、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
3、语言的准确性和生动性相结合。
五、教师总结全文。
六、作业布置:
摘抄你认为精彩的句子。
后 记:
知识与能力:
1、有感情、流利地朗读课文,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掌握生字词。
2、积累并背诵优美的文段.
过程与方法:诵读课文了解文章的写作手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阅读学习,增强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理解文中抒发的情感。
教学难点:了解文章的写作手法。
课时分配:
第一课时
教学重点:整体感知文意。
教学设计:
一、导入课堂。
二、整体感知文意。
1、学生初读课文解决文中的生字词。
2、朗读课文
齐读全文或指名朗读,初步感知文意。
3、引导学生划分文章结构。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结合自读试划分课文结构,教师引导归纳:
本文可分为两部分: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概括壶口与龙门的总体特征。
第二部分(第2-6自然段)介绍地理特征、历史传说和现状。
三、再读全文,体会文中的情感,整体感知文意。
1、壶口得名的原因是什么?
2、稳重将神话传说的目的是什么?
3、请用简洁深感懂得华描述一下龙门三激浪。
4、倒数第二段引用李自成的例子是为了说明什么?
四、找出文中你认为写得最精彩的句子体会一下。
五、教师小结课堂。
第二课时
教学重点:把握文章写作特点,借鉴写作技法。
教学设计:
一、复习导入。
二、把握文章的写作特点。
引导学生讨论交流归纳,举例说明:
说明继续和描写议论相结合。
三、体会文章的语言特色。
1、师生共同讨论交流,梳理文章的语言特点:
语言准确性和生动性相结合。
2、选择自己最喜欢的段落,有感情地朗诵。
小组内选出代表在班内交流,教师评价,鼓励优秀。
四、说说本文对我们的写作有什么启示?
教师引导学生理解:
1、层次清晰,有条不紊的结构。
2、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
3、语言的准确性和生动性相结合。
五、教师总结全文。
六、作业布置:
摘抄你认为精彩的句子。
后 记:
《壶口与龙门》教案1一文由优秀教案免费提供,本站为公益性网站,此教案为网上收集或网友提供,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立即删除!
和《壶口与龙门》教案1相关的教案:
- 十四松鼠教案(苏教版七年级下)2015-04-08
- 第三单元口语交际教案(苏教版七年级2015-04-08
- 十三短文两篇教案(苏教版七年级下)2015-04-08
- 十二凡尔赛宫教案(苏教版七年级下)2015-04-08
- 《鹤群》教案(语文版)2015-04-08
- 《鲁迅自传》教案(语文版)2015-04-08
- 《卖油翁》教案12015-04-08
- 《女娲造人》教案5-62015-04-08
- 《清平乐·村居》教案32015-04-06
- 《伟人细胞》教案22015-04-06
- 《望岳》教案2015-04-06
- 《七颗钻石》教案42015-04-06
-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教案22015-04-06
- 短文两篇-《黄鹤楼》,《于园》教案12015-04-06
- 《秋颂》教案22015-04-06
- 《犟龟》教案32015-04-06
- 《唐宋大诗人诗中的物候》教案2015-04-04
- 《我若为王》教案62015-04-04
- 《爱的教育》阅读指导课教案2015-04-04
- 《渡荆门送别》《秋词》教案2015-04-04
- 《归园田居》教案12015-04-04
- 《童年絮味》教案22015-04-03
- 《秋颂》教案12015-04-03
- 《一面》教案42015-04-03
- 上一篇:《丑小鸭》教学设计16
- 下一篇:《贝壳》教学设计及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