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略》序·.示例之二.
教学设想
本文是一篇现代人写的浅显易懂的文言文,又是一篇抒情色彩很浓,写得很精粹的短文,全文连标点在内,也不过500来字。因此,在教学中要注重“浅文深教”,以便调动学生的思维积极性,从而获得更多的益处。“深教”的取向,一是注重语言知识的拓展,一是在初步理解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探讨作者写作意图的形成,以及作者通过怎样的构思思路和行文方法,来构造全文真挚感人的思想感情境界。
具体做法是:
1 全文用两课时教完。整个教学过程 由两个轮回组成,第一轮着眼于初步理解,第二轮着眼于深入探讨和揣摩;
2 为了帮助学生领略文中的境界,在第一轮教学中,重视朗读指导和准确译解的点拨;
3 为了帮助学生深入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和和构思思路,适当介绍一些背景知识。
课前布置如下预习作业 :
1 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译解全文,然后朗读全文一两遍。
2 分析各段内的层次,提出段内要点。
3 试作〔思考和练习〕二、三两题。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词义解析;朗读指导;语句译解;内容的要点和角度分析。
教学过程
一、结合预习检查,拓展词语知识。(控制在20分钟以内)
1 指名一个学生把“思考和练习”第三题的答案书写在黑板上。与此同时,指导学生订正第二题的答案。
第二题正确答案是:
1 ①D②A③A④C⑤B
2 ①C②E③A④B⑤D
3 ①D②B③D④A⑤A(①答成“C”,也说得过去,但从上下文语气看,答成“D”,文意更顺通)
订正第三题的答案,并修改学生板书:
知识拓展性点拨:词的“本义”,多与字形构造有关。但它的本义,不一定是它的原始意义。例如“菁华”原指韭菜之花(“菁”也指韭菜之花),但后来又用它泛指一切草木之花,并可写成“精华”,这一来就排斥了它的原始意义,变成了它的本义。这种现象叫作“词义更替”。还可举一个例子,如“惊”繁体字是“驚”,原始意义是“马骇也”。后来因广泛用来指“惊吓、惊慌”,就成了它的本义,原始意义反而消失了。词的本义往往只有一个,引伸义却常常不止一两种,多是从词的本义向不同角度引申,或由引申义再辗转引申产生的。仍以“惊”为例,由本义一方面可引申出“惊动、震动”义,另一方面又可引申出“惊异、惊奇”义。从引申义“震动”又可再引申出“震荡、动荡”义。词的本义、引申义总是有限的,要注意的是,它用在文章里词义又丰富多采。原因一是具体的语境常使它具有一种临时的意义,如《岳阳楼记》“水波不惊”的“惊”,意义是“兴起”,就是“动荡”的临时活用义。另一原因是古汉语中词性转换的现象相当普遍,如“惊天地,泣鬼神”,意为“使天地震动,使鬼神悲哭”。这种使动用法,也是一种临时活用义。(按“泣”的本义是“流泪”,引申义是“眼泪”,如“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但是不管词的具体意义多么复杂,掌握它的本义却是关键,现在我们再来看“思考和练习”第二题,看课本列举的义项中是否包括本义,没包括的给加上。
正确案案:
“役”:防守边疆(“服兵役”是最初的引申义)
“加”:放上(即把一物加在另一物上)
“徒”:步行(相对于乘车船骑马而言,最初的引申义是“徒手”。“步兵“等)
2 指导学生再作一些词语解析的练习,并进一步拓展词语知识。
提问:下面两组句中的加点词语(用幻灯片出示),是否都可用词的本义或引申义来辨析?其中的复合词,是否通过分析它的词素,就可准确解释出来?
点拨:显然,第一组不能都用词的本义和引申义来辨析。“瑞历”的“历”,是“曆”的通假,“瑞历”就是“吉祥的曆象”;“伏历”的“历”是“枥”的通假,意为“马厩”;只有“历历”是“历”的引申义。“历”的本义是“经过、越过”,如“石块丛起则历块,石崖侧削则援崖”(《游黄山记》);引申为“历经、经历”。如本文的“历艰难险巇”;又从本义可引申为“逐一地”,由“逐一地”又可再引申出“清晰”义,“历历”就是“清晰可数”的意思。第二组的三个复合词,按词素很难准确解释,因为它都有出处,这种出处使它形成一种特定意义。“末造”解为末年、末世,源出《仪礼·士冠礼》:“公侯之有冠礼也,夏之末造也。”“造”读zào,大概是由“肇造”、“初造”、“始造”牵连造出的新词,又因是指夏末,所以又含有衰乱意。有的词典把“造”直接解释为“时代”,是不够严谨的,因为它只有在“末造”这个词里才有这个意义,缺乏普遍性。“碧血”,语出《庄子》中苌弘冤死,“血化为碧”的故事,以后就用来代指为正义而流的血。“杌陧”,语出《书经》:“帮之杌陧。曰由一人”,指倾危不安,也可写成“兀臬”,同样是不可拆成两个词素机械理解的。
随着教学进程,逐步完成如下板书(或最后用幻灯片放映出来)
二、结合预习检查,指导朗读、译句和提出各段要点。
第1段:
1 指名一个学生朗读。点拨:
要读出文气。文气反映作者的思想感情。这段“然后役也”三句,作者感情澎湃,一气呵成,朗读时也应一气读完,句与句间停顿不宜过长。
2 指名一个学生口译第一句。点拨:
要忠实于原文,词语和句法今天仍沿用的不要随便改动。如“革命党人”就不必再翻译,有的参考书把它译成“国民党革命人士”就很不妥当。因为清朝末年只有同盟会,尚末成立国民党。国民党名称的出现,始于1912年下旬,由热衷于议会政治的宋教仁以同盟会为基础,吸收封建官僚、投机政客组成,它一成立,原同盟会的革命精神就消失殆尽。“死事之惨,以……为最”一句,“以……为最”的句式,今天的书面语言在仍在沿用,可直译为“牺牲的惨重,以辛亥年三月十九日攻打两广总督衙门的战役为最大”,不必把谓语改成“首推……这场战斗”的句式。
3 指名学生划分这段的层次,指出段里的要点。点拨:
要注意“然是役也”的“然”,它表明前面是记叙,后面转入赞颂。两层就是两个要点:(1)记叙牺牲的惨重;(2)赞颂牺牲的烈士和价值。
第2段:
1 指名一个学生朗读。点拨:
这段的朗读,一要注意读准字音。如“湮”读yān,埋没的意思,切不可读成yīn,“湮”读yīn时,同“洇”,那是液体落在纸上向周围散开或渗透的意思。碣,读jié,石碑,不读hè或jiē,jiē是“揭”的读音。“纂”读zuàn,不要读成“撰(zhuàn)”,“撰”是写作的意思,而“纂”只是编辑。《事略》这本书是邹鲁征集别人写的资料汇编而成的,用“纂”而不用“撰”,反映用词的准确。二是要读出文气,凡排偶句中的反复词语,如“七年,始有”,“十年,始有”,要读得略重而顿挫有致。文言中的虚词,如“而七十二烈士者……滋可痛已(同‘矣’)”那个长句中的一连串虚词,也要读得一字一顿,并略带拖音。因为文言文的辞气、韵味,主要靠虚词显示出来,不能像白话文那样读得较轻。这是文言文朗读与白话文朗读的重要区别。
2 指名一个学生口译“而七十二烈士者”一句。点拨:
这句话要译得晓畅,一是要注意“甚者”意同“甚或”,兼有与前两个“或”并列而又极言之的作用;二是要注意充分显示出随后数语的类比说理关系。可译成:“有的甚至连姓名也已不可查考,就如同史书记载田横的死义事件一样,即使凭司马迁那样善于为游侠作传的才能,也不能够替他的五百壮士个个立传,(这种无法弥补的憾事),就越发使人悲痛了”。
3 指名学生答出这段的要点。正确答案是:(1)说明墓碑迟建、事略迟编原因;(2)痛惜不能为烈士个个立传。
第3段:
1 指名一个学生朗读。点拨:
这一段的情调,已由激昂、沉痛转入深沉,朗读节奏要较前两段缓慢。但个别语句仍须一气读出。如:“而予三十年前所主唱的三民主义、五权宪法,为诸先烈所不惜牺牲生命以争之者”,后一语是“三民主义、五权宪法”的定语后置,中间的停顿不宜过长。
2 指名一个学生口译段中定语后置语句。点拨:
定语后置的语句,除上面朗读时所指出的那一处外,还有一处:“国人之读兹编者”,翻译时同样要把定语提到所修饰的名词前面,译成:“读这本书的国人”。整个这句的“既……并……”这种格式,不便对译,可适当改动,译成:“我写这篇序文,既是为了痛悼死去的先烈,同时也为了要用它来勉励读这本书的人们。”
3 指名学生答出这段的要点。答案:
(1)概说时局和责任的重大;(2)说明作序目的。
三、指导学生反顾全文,理清全文脉络。
提问:(1)全文三段相互间的层次关系是怎样的?
(2)全文共三段,各段抒写角度有什么区别?
略作讨论后,用幻灯出示全文脉络提纲。
全文脉络提纲:
四、布置作业 。
反复朗读全文,思考两个问题:
1 作者在全文中构造了一种怎样的思想、感情境界?
2 作者的思路是怎样的?行文的特色又是怎样的?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作者写作意图的探讨;作者构思思路的探讨;作者行文技巧的揣摩。
教学过程
一、从检查作业 入手,提出探讨的新任务。
提问:上节课我曾布置大家思考作者在全文中构造了一种怎样的思想感情境界,谁来谈谈自己的看法?
估计学生会大体上说在点子上,但不会很完整,很深切。
点拨、启发:这篇课文的思想感情境界,“预习提示”已说得很精要,即“作者怀着满腔革命激情,热烈赞颂了黄花冈烈士为革命捐躯的英雄气概,评价了辛亥广州起义的伟大意义和影响,对当时反动逆流的泛滥表示了深切的忧愤”,“是一篇借先烈的伟大精神鼓舞士气,进行战斗动员的檄文”。当然,这些话也只是提示了该文思想感情境界的框架。作者的激情炽热到怎样的程度?作者的忧愤深广到怎样的程度?作者战斗动员的感召力具有怎样的强度?这些,都需要我们用自己的思想感情去具体领会的。而在这个领会的过程中,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弄清作者的构思思路,揣摩作者的行文技巧,又是进入作者思想感情境界的钥匙,这就是我们这一节课要完成的任务。
二、引导学生探讨作者的写作意图。
启发、提问:本文的写作意图,“预习提示”已说得很明白,即它不是采用一般书序的写法,“而是就书论史论世,借序以勖国人”。这个意图;作者本人在第三段也已明白揭示。现在要进一步探讨的,是这种意图形成的原因。请大家回答:作者是出于什么需要,才确立这种写作意图的?如果按一般书序的写法,是否也能实现作者“痛逝者”,“勖国人”的意图?
关于第一问,学生会马上回答是出于当时北伐战斗动员的需要;第二问,学生的回答可能是“不大可能”。
点拨:对第一问,大家的回答是正确的。对第二问的回答则说得过于绝对化。按一般书序的写法,先谈谈该书的编纂情况。称赞一下编者,然后着重谈自己读这本书的感想,也未尝不可达到自己“痛逝者”、“勖国人”的目的,只是较难构造出像现在这样一种富有强烈感召力的思想感情境界罢了。作者没从评介该书的角度来确立自己的作序意图,我个人看法是,除了要突出北伐战斗动员的需要这一原因外,也许还同该书所存在的严重缺陷有关,这从课文的第2段就可看出来。此外,该书编者邹鲁也只做了征集稿件加以汇编的工作,实在也没有更多的值得称道的地方。要顺便说一说的是,邹鲁后来还极力反对孙中山的“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1925年更成为国民党极右集团西山派(因在北京西山开会得名)的首要人物,这虽是后话,了解这一情况,对我们来说,也是必要的。
进一步启发、提问:现在我们再进一步来探讨作者“痛逝者”,“勖国人”这一作序意图形成的原因。请大家想一想:光是出于当时北伐战斗动员的需要,能够构造出课文中那种富有强烈感召力的思想感情境界吗?是否还有感情方面的内驱力在起作用?如果有,那这种感情方面的内驱力是什么?
估计大多数学生会回答:除了当时北伐战斗动员的需要,还有对黄花冈七十二烈士痛悼之情、歉疚之情的内驱力作用。
点拨:同学们的回答是正确的,但还不全面,因为课文内还洋溢对当时反动逆流长期泛滥的深广忧愤之情。
首先当然是“3·29”广州起义对作者心灵上的震撼。这次起义几乎荟萃了同盟会的全部中坚分子,而且他们又多是抱着杀身成仁、捐躯报国的决心来投入战斗的。我们从林觉民的《与妻书》中可以看到这点。还有素有“炸弹大王”之称的喻培伦,战斗前他与弟弟告别:“吾分死,尔当嗣吾宗。”又对人说:“举义诚知必死,然死国,义也,吾人不肯死,谁肯死者?国事将不可挽矣!”就义时又怒斥敌人,激昂宣称:“学说是杀不了的,革命尤其杀不了。”他们的壮烈牺牲,不能不使作者深切痛悼。他们牺牲后,清政府先是暴尸示众六天,后又指令广州各“善堂”将他们浮土掩埋在狗头山或臭冈,继续暴骨扬臭。幸赖同盟会员潘达微多方奔波,才改葬在红花冈。又过了8年才修建陵园,并采用黄兴挽联中“七十二健儿,酣战春云湛碧血;四百兆国子,愁看秋雨湿黄花”语,改称黄花冈。这种迟修陵园的情况,又不能不使身为领袖的作者深感歉疚。但烈士们壮烈牺牲的影响却是深广巨大的,短短几个月内,各种反清斗争风起云涌,各种革命团体如雨后春笋般诞生,终于导致武昌起义胜利。可以说,对于这次起义,作者内心里是交织着痛悼、歉疚和激奋的复杂感情的。其次,作者确立本文的写作意图,也与他1921年的心境有关。要知道,民国建立伊始,革命党人就已丧失了同盟会的革命精神,他被迫辞去临时大总统的职位。以后他虽坚持了多年的反袁、反北洋军阀的斗争,但都以失败告终。没有办法,只好依靠“暂时自主”的桂系、滇系军阀,在广州建立军政府,出任海陆军大元帅。但北伐的愿望仍然落空,“命令不能出府门”深感“孑然无助”,只好辞职回上海,完全陷入绝望困境,甚至消沉到“外方纷纭,殊不欲过问”。直到俄国十月革命成功,他才重新看到希望,命令陈炯明回粤讨伐桂林,筹略北伐。但这时他的思想已进入一个新的高度,知道革命要成功,必须依靠全国人民。课文第3段就具体反映了他十年来的深广忧愤和思想境界的新高度。因此,当邹鲁请他作序时,过去的种种感情波澜立即涌上心头,他要呼唤黄花冈烈士的伟大牺牲精神激励全社会。这就是他确定自己作序意图的更深层的原因,就是《事略》编得再完美,他也不会采用一般书序的写法的。
三、引导学生探讨作者的构思思路。
启发、提问:作者的构思思路,必然反映在文章的结构脉络上。上节课我们已用幻灯片揭示了全文的脉络提纲,现在重新放映出来,请大家对照课文,回答几个问题。
1 作者的作序意图集中体现在篇末最后一句,为什么不首先揭示这个意图,而要劈空从起义本身的角度写起?在这一段的两个要点里,为什么要着重写第二个要点?
2 从实现作者的写作意图看,第2段拟乎可以删去,作者为什么要特意写上这一段?
3 作者用一条什么线索把不同角度的内容贯穿起来?这条线索的具体体现是什么?
估计:第一题学生会指出,如果一开头就揭示作序意图,那就要改为从评介该书的角度立意;痛惜和赞颂,着重写赞颂,因为最终目的是要继承先烈牺牲精神。第二题学生会说,删去也可,不删可加重“痛惜”的感情。第三题学生会说是以“痛逝者”、“勖国人”的写作意图为线索。
点拨性小结:同学们的回答都大体说在点子上。要进一步注意的是,这三个问题是一个整体,它们反映了写作构思思路三方面的因素:一是立意的角度;一是序文的写法要求;一是组织题材的要求。本文的写作意图既是“痛逝者”、“勖国人”,那就最好从事件本身的角度写起,极写牺牲的惨重,极写牺牲的壮烈和意义,以强烈感染读者,又因最终目的不是“徒感慨于其遗事”,而是勖勉国人的继承“先烈遗志且光大之”,所以又特别突出牺牲的壮烈和意义。但这篇文章到底是序文,不能全置《事略》一书不顾,所以特别写上第二段,一方面从痛悼的角度进一步写出愧疚的心情,一方面又交代该书的编纂情况。这样不着痕迹地把两方面结合起来,正反映了作者构思的巧妙。事实上,这种不着痕迹的结合,全文都这样,第一段暗写了《事略》的内容,第三段,明写了读《事略》的要求。这两方面的内容怎么组合起来?这就需要一条思想感情的线索,这条线索从痛悼开始,最后归结到“勖国人”的最终目的。
四、引导学生揣摩作者的行文技巧。
启发、提问:作者通过构思所造成的思想感情境界,最终要靠语言表达出来。这一功夫是很不容易的,因为“意翻空而易奇,言征实而难巧”(刘勰语)。因此揣摩作者的行文技巧,是学习本文的一个重点。本文行文技巧的总特色,“预习提示”已经指出,即“把叙事、抒情、议论融为一体”,换一个说法,就是把“事、情、理”融为一体。现在请大家思考、回答下面的问题:
1 作者是怎样把“事”与“理”融为一体的?
2 作者怎样融“情”于“事”,融“情”于“理”?
点拨:提出第一个问题,是要大家注意,本文每一段都有叙事和说理两种成分,但又不同于一般的叙事和议论,可以机械分开,而是叙中带议,议中带叙,密不可分的。提出第二个问题,是要大家注意,本文的叙事和议论,每一句话都饱含感情汁水,就如同果汁之于果肉,是交融在一起的。
进一步的启发和点拨:要具体领会上面这两点,简单的列举几点手法没有大意思,要逐段进行揣摩。现在我们就来具体揣摩:
第1段:第一个要点是记叙黄花冈之役牺牲的惨重,但不是一般的直叙,而是放在革命党人起义,“踬踣者屡”的广阔背景下来比较,来显示,这就既含有议论因素,又有烘托的抒情作用。再加上一个感叹句,句中又有“付之一炬”的夸张性比喻,抒情色彩就更浓。第二个要点是写牺牲的壮烈和重大意义,主要是“议”,但包含描述的因素,加上灵活、综合的运用了排偶、比喻、夸张、拟人等修辞方法,而且一气呵成,这就不但说了理,而且显示了作者怒涛 澎般湃般的激情,并使整段蒙上一层悲壮、昂扬的情调。
第2段:第一个要点写墓碣的迟修,《事略》的迟编,主要是叙,但又兼有因果分析的议论因素。“犹湮没于荒烟蔓草间”一语,再加上“七年”、“十年”的排偶句法,又使整个概述流露出一种沉痛而歉疚的感情。第二个要点写《事略》的严重缺陷及其无可补救的遗憾。但如直议其原因,就类似开脱后死者的责任;现在用“史载田横事”来类比,来烘托,来慨叹,这就突出了自己的深沉痛惜的挚诚感情。
第3段:第一个要点是用满含忧愤的笔调来概述当时的局势;而“则予此行所负之责任,尤倍重于三十年前”一句,又使整个概述带有议论的因素。第二个要点是揭示作序意图,全用议论,笔调则饱含着深沉反思、恳切期待的浓厚感情。总之,这一段没像前两段那样使用一些修辞方法,只是用贮满感情汁水的笔调,直言其事,直陈其理。这是由这段的内容性质决定的,再像前两段那么用笔,反而不相宜。
这节课可逐步写出如下板书:
五、布置作业 。
1 背诵全文。
2 比较本文与《〈指南录〉后序》,回答如下问题:(1)在构思和行文方面,两篇有什么相似点?有什么不同点?(2)通过这两篇的学习,你对书序的写法有什么体会?
〔附答案〕
(1)在构思方面、均未从评介所序书的角度立意、但都顾及了所序书的某些方面、在行文方面、抒情色彩都很浓郁。不同点是本文的抒写角度逐段转换、而《〈指南录〉后序》则是按照记自己遭遇的角度逐层展述。在行文方面、本文是叙事、抒情、议论结合,而以议论为主干;《〈指南录〉后序》则是记叙与抒情相结合,而以记叙为主体。
(2)序文没有什么固定的格式、采用什么写法,服从于作序的意图。但有一点是要注意的,即不能脱离该书,至少要顾及它的某些方面。
《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略》序·.示例之二.一文由优秀教案免费提供,本站为公益性网站,此教案为网上收集或网友提供,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立即删除!
和《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略》序·.示例之二.相关的教案:
- 《谈白居易和辛弃疾的词四首》.示例2014-12-16
- 《宋词两首(《雨霖铃》《扬州慢》)2014-12-15
- 《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示例2014-12-12
- 治平篇·.示例之二.2014-12-12
- 《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略》序·.示例2014-12-12
- 《诗经》两首(伐檀|硕鼠)·.示例(之2014-12-11
- 词两首(沁园春·长沙)·.示例之二.2014-12-11
- 词两首(水调歌头·游泳).示例之二.2014-12-11
- 屈原(节选)·.示例之二.2014-12-11
- 反对党八股·.示例之二.2014-12-11
- 个人和集体·.示例之二.2014-12-09
- 《指南录》后序·.示例之二.2014-12-08
- 大堰河--我的保姆·.示例之二.2014-12-08
- 《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略》序2012-11-01
- 现代汉语教学参考之二(词的分类)2012-10-25
- 上一篇:群英会蒋干中计·.示例之一.
- 下一篇:《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略》序·.示例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