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真课、说真话、研究真问题
老一代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面对着这个真实的社会,面对着一双双纯真的眼神,作为我们身在一线的老师更应该求真、务实。
一、上真课
我们杜绝了作秀课,上家常课,让公开课脱去了美丽的外衣,把常规下课堂教学的状态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显得朴实无华,淳朴纯真。我们让正在进行新课标实验的两位青年教师执教,并且根据教学的进度确定公开课的内容,开设《6、7的认识》和《6、7的加减法》两节一年级常规课,这两节课她们都没有使用课件。而且也建议不必试教,让大家来认识真实的课堂,更重要是让执教者用平常心来对待公开课。所以呈现在听课者面前的就是当前新课程下课堂的教学状态。这种形式引起了听课教师的一致好评,因为这样贴近了教师的教学实际,有利于总结日常教学经验,更为重要的是真实地反映了我们在家常课中所存在的问题,引起了教师的深深反思。
二、说真话
拒绝评课活动走过场。听了这两堂真实的课,许多教师更是有了真实的感受,个个都觉得有很多话要说。在研讨活动中,我们摒弃了以往评课中的一些套话、虚话。直奔主题、直击问题,把在日常教学中领悟到、摸索到的经验,拿出来共同分享,相互批判与借鉴,强化并自觉提升那些好的经验和做法,把不足之处拿出来共同探讨。每个教师都一一发表了自己不同的观点,袒露自己真实的体会,这样的研讨使评课活动气氛非常热烈,与会者踊跃发言,敢于阐述自己的观点,掀起了一个又一个高潮。提出了这两节课中困惑的问题,如:6、7的认识既要认识基数和序数,还要比较大小 、书写,内容多而乱,是不是教材编排有问题,现在又如何在一节课中有机的溶合?6、7加减法中的虚线,以前没有出现过,它的作用是什么,怎样才能更明确地表示?学生的数感和符号感如何培养?这些话语中虽然没有高层建瓴的理论,华丽的词语,却表达了我们一线教师的真实想法。
三、研究真问题
只有在真实地谈了感受之后,我们才能发现和研究真问题。通过这两节课,窥一斑而见全豹,我们探讨并延伸到了当前新课标下教学中的共性问题,并对几个共性问题进行了提炼和升华。比如针对部分家长和老师提出的“数学到底学什么,不就是会计算,会做应用题就行了。” 作为数学老师应从什么样的角度解释这些片面的问题;“在新课标的理念下,老师作为组织者、帮助者、引导者的角色如何体现,为了不束缚学生的手脚,是不是问题提大些,让学生想说什么就说什么?”“小组合作怎样才有效,教师在学生交流与合作时应做些什么?”“如何对学生进行情感培养,如何开展过程性评价”……这些真问题的抛出,激起了大家更大的热情,老师争先恐后,畅所欲言,谈自己在实际工作中对课改的认识,讲在课改中遇到的问题,达到了相互交流的目的。同时使研讨活动进入了更高的层次和境界。
在倡导上真课、说真话、研究真问题的氛围里,通过心与心的交流,让我们对课改有了更深层次的思考,对新理念、新举措已经有了初步的理解和实践,探索着怎样才能很好地体现、落实,我们不能满足“照猫画虎”式的实践,要有独立的思考和独特的做法。这些都让我们对课改的前景充满信心。
一、上真课
我们杜绝了作秀课,上家常课,让公开课脱去了美丽的外衣,把常规下课堂教学的状态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显得朴实无华,淳朴纯真。我们让正在进行新课标实验的两位青年教师执教,并且根据教学的进度确定公开课的内容,开设《6、7的认识》和《6、7的加减法》两节一年级常规课,这两节课她们都没有使用课件。而且也建议不必试教,让大家来认识真实的课堂,更重要是让执教者用平常心来对待公开课。所以呈现在听课者面前的就是当前新课程下课堂的教学状态。这种形式引起了听课教师的一致好评,因为这样贴近了教师的教学实际,有利于总结日常教学经验,更为重要的是真实地反映了我们在家常课中所存在的问题,引起了教师的深深反思。
二、说真话
拒绝评课活动走过场。听了这两堂真实的课,许多教师更是有了真实的感受,个个都觉得有很多话要说。在研讨活动中,我们摒弃了以往评课中的一些套话、虚话。直奔主题、直击问题,把在日常教学中领悟到、摸索到的经验,拿出来共同分享,相互批判与借鉴,强化并自觉提升那些好的经验和做法,把不足之处拿出来共同探讨。每个教师都一一发表了自己不同的观点,袒露自己真实的体会,这样的研讨使评课活动气氛非常热烈,与会者踊跃发言,敢于阐述自己的观点,掀起了一个又一个高潮。提出了这两节课中困惑的问题,如:6、7的认识既要认识基数和序数,还要比较大小 、书写,内容多而乱,是不是教材编排有问题,现在又如何在一节课中有机的溶合?6、7加减法中的虚线,以前没有出现过,它的作用是什么,怎样才能更明确地表示?学生的数感和符号感如何培养?这些话语中虽然没有高层建瓴的理论,华丽的词语,却表达了我们一线教师的真实想法。
三、研究真问题
只有在真实地谈了感受之后,我们才能发现和研究真问题。通过这两节课,窥一斑而见全豹,我们探讨并延伸到了当前新课标下教学中的共性问题,并对几个共性问题进行了提炼和升华。比如针对部分家长和老师提出的“数学到底学什么,不就是会计算,会做应用题就行了。” 作为数学老师应从什么样的角度解释这些片面的问题;“在新课标的理念下,老师作为组织者、帮助者、引导者的角色如何体现,为了不束缚学生的手脚,是不是问题提大些,让学生想说什么就说什么?”“小组合作怎样才有效,教师在学生交流与合作时应做些什么?”“如何对学生进行情感培养,如何开展过程性评价”……这些真问题的抛出,激起了大家更大的热情,老师争先恐后,畅所欲言,谈自己在实际工作中对课改的认识,讲在课改中遇到的问题,达到了相互交流的目的。同时使研讨活动进入了更高的层次和境界。
在倡导上真课、说真话、研究真问题的氛围里,通过心与心的交流,让我们对课改有了更深层次的思考,对新理念、新举措已经有了初步的理解和实践,探索着怎样才能很好地体现、落实,我们不能满足“照猫画虎”式的实践,要有独立的思考和独特的做法。这些都让我们对课改的前景充满信心。
上真课、说真话、研究真问题一文由优秀教案免费提供,本站为公益性网站,此教案为网上收集或网友提供,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立即删除!
和上真课、说真话、研究真问题相关的教案:
- 六、研究儿童认知的阶段性特点,确切2015-04-20
- 优化小学数学新课导入的案例研究2015-04-01
- 让学生感到研究成功的快乐—《分一分2014-09-15
- 让学生成为研究者2012-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