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动作文教学新方案之二:正确使用记叙的人称
互动作文教学新方案之二
——正确使用记叙的人称
重庆市忠县石宝中学 邓大林
教学目的:
指导学生正确使用记叙人称。
教学重点:
弄清作者本人与文章所写内容的关系问题。
教学难点 :
用什么人称写
教学过程 :
一导入 新课
记叙的人称主要有三种:第一人称、第二人称、第三人称。第一、第 三人称最常见,而第二人称比较少用。用什么人称写,得看主体与内容的需要。不同的人称有不同的作用,比较一下它们的短长,对我们写记叙文有很大好处。
二、 要点评析
1、 先看第一人称。
师:记叙文里第一人称即用"我怎么怎么"的口吻,以"我"或"我们"的身份讲述所见所闻。我们学过哪些文章呢?
生:鲁讯《阿长和(山海经)》、阿累的《一面》、程 姗《吾家有女初长成》等。
师:这些文章中的"我"就是作者。记住,一般说来在日记、书信、游记、自传性的文章中,"我"就是作者,作者向读者讲自身的事情,自然都用第一人称叙述。那还有哪种情况也常用第一人称?
生:我们写文章,多是写自己经历的事,也最常用第一人称叙述。
生:另在不是讲自身经历的作品中,作者为了叙述得亲切真实、动人,也可用第一人称叙述。
师:也有"我"并不指作者本人,这种情况的出现在文学作品里。文学创作里面的"我"往往不是作者而是作品里的一个人物,这个人物,有时是重要的(甚至是主人公)如鲁讯《社戏是的"我"哥,有时则是次要的;它只是事情发生的见证人,甚至仅仅起线索的作用如王愿坚《七根火柴》里的"我"。
师:第一人称是一种直接表达的方式,不论作者是否真的是作品中的人物,但所叙述都好像是作者亲身的经历,或者是亲眼看到、亲耳听到的事情,这种写法有什么优点呢?
生:这种写法的优点是使读者产生一种真实、亲切的感觉。
生:从作者方向来说,它便于直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
师:这些都是这种写法的优点,但是采用第一人称也受到不少限制,由于作者所叙述的人物和事件必须在我所耳闻目睹的范围内,这就会受到约束,不便于广阔的反映现实生活,因而更多的文章使用第三人称。
2、第三人称
师:第三人称被称为全知全能的写法,在记叙文中用的很多 ,作者自己不露面,直接把事件的变化和人物的情况展现在读者面前,这种写法有什么优点呢?
生:很多,不受时间、空间限制,能够比较自由灵活的反映客观内容,有比较宽广的活动范围。
生(2):用第三人称便于记叙比较复杂的内容,受"我"个人听觉与视觉的局限,
师:这种叙述也会失去第一人称叙述的哪些优点,为了弥补不足,有些作者便发挥文章中人物对话或独白的作用,通过他们的口、叙亲身经历的事或心理活动等,也使读者咸到真实亲切。
3、能不能用第二称"你怎么怎么"的口吻来写记叙文呢?能。如出示胶片:
青菜(片断)
可爱的青菜,土地美丽的女儿,请用你朴素的光辉照耀我。
你感人的色彩是生命的象征。生动与纯粹,简洁与丰润,这些高贵品质的融合,于人何等艰难,于你何等自然。我不知道哪一种绿色能像你一样始终放射着家园的温馨……
这篇抒情散文便运用第二人称,直呼青菜为"你"把青菜拟人化,使全文产生一种当面交谈的语气,便于交流感情,大大增强了抒情性。
当然,对初学者而言,主要应学好第一人称和第三人称这两种写法。也可尝试二人称写法。
三:审题提示
1、以"回顾初一"为题,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提示:由小学升入初中,走过初一,你会觉得自己一下子长大许多吗?新同学、新老师、新学校、新课程,会给你常带来多少崭新的感受,回顾初一生活该有千言万语涌上心头!若写记叙文,宜用第一人称。选择自己感受最深刻的事,方能写得亲切、真实、动人,应以记叙、描写为主,适当地运用议论和抒情。
2、以"想念"为话题,考试写一篇主要运用第二人称的作文。
提示:首先定对象:想念已故的亲人?想念远在家乡的父母?想念久别的朋友?然后寻思事件,想念哪些事?选择记忆深处,永难忘怀之事,选择以小见大的细节。最后调动激情,让自己沉浸在回忆中。追思中,喜怒哀乐、情不自禁忍不住呼唤对方则可一气呵成。
板书:
正确使用记叙的人称
名称 使用范围 优点
人称 第一人称 日记、书信、游记自传性文章、亲身经历 读者产生亲切真实感,便于直接表达作者思想感情
第三人称(全知全能) 许多记叙文 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能够比较自由灵活的反映客观内容有比较宽广的活动范围。
第二人称 少数文章 当面交谈产生的语气,便于交流感情。
第二课时
本节课学生作文,教学过程 略。
.学生优秀习作
【创新例文】1
今天我没有获奖
牟小莉
今天是开学典礼,我的心情格外不同,看周围的一切都是那么顺眼,往日总走不过垃圾桶的我,今天也显得格外爱护环境,把手中的纸屑小心地放进垃圾桶里,还回头望了望是否进去,我心里乐滋滋的。我知道学校表彰的优秀学生中一定会有我。班上的学习委员,老班的得力助手,期期成绩总是在班上前五名,优秀学生舍我取谁?心里想着,不禁想笑,但害怕别人说我是只骄傲的乌鸦,所以,整个上午,我都皮笑肉不笑的。
我觉得时间过得特别慢,所以,一上午我都在教室里坐立不安,真希望下午马上到来,希望这一刻就开开学典礼,可是时间老人却总是这样和我作对,你越希望他过得快一点,它就越慢。我一上午就在这么期待中度过。
终于盼到了下午,我早早地端着凳子到学校礼堂。等了很久,开学典礼才开始;可偏偏又有那么多过程,鸣炮、升国旗、奏国歌,校长致开幕辞,主任讲话、学生代表讲话……不知过了多久,才轮到发奖。首先公布所有获奖名单,然后再发奖品。我伸长脖子,竖起耳朵,希望能早点听到自己的名字,又怕听漏了;但获奖名单中始终没有自己的名字,我就不相信这是事实。发奖品时,我再一次仔细地听,可奖品都发完了,还是没有自己的名字,最后,我终于以落榜而告终。
我失望极了,伤心极了,我的泪如决堤的江水奔泻而出,左手抹过,右手再抹,也抹不尽恣肆的泪水。我这么一个优秀学生,居然没有获奖?我不由得垂下高昂的头,觉得很没有面子,没脸见人,老师和同学们一定会笑我的。
过了很久,我渐渐平静下来,当我抬起头,用疑惑和胆怯的目光看了老师一眼时,却看到他正对我微笑。我读出他那慈祥的目光中有安慰,但更多的是肯定。
我又把目光悄悄移向周围的同学,他们同样地对我微笑,他们的眼神充满着鼓励和信任。我突然明白老班的良苦用心:骄傲易滋生优越感,易与同学们隔离啊!
今天我没有获奖,但我觉得自己得到了比学校发的物质奖品更珍贵的奖励——老师和同学对我的无言关心和信任。
谁说我今天没有获奖?其实我得到了比别人更珍贵的东西。
【指导教师点评】
这篇作文从反面立意,围绕自己没有获奖运笔。先写今天要召开开学典礼,作优生的我急切盼望那一刻的早点到来,成功地刻画自己急不可待的心理活动。但结果出乎意料之外,写今天我没有获奖,点明主题。文章到这里本可以结束,但文章的高明之处就在于作者继续深入挖掘主题,将没获物质奖励上升为获得了精神奖励,使文章主题得到了升华。文章歌颂了新时期中学生美好的内心世界。
【创新例文】2
世 外 桃 源 新 编
邓曼
陶渊明驾着“亚洲雄风”在海上巡逻,无意中再次发现了自己曾生活过的“世外桃源”,他迫不及待的跑进去,眼前的一切使他惊呆了——这里的人们竟然还过着和几千年前一样的生活:妇女们在窗前悠闲的织着布,男人们则在地里忙着种田,不远处隐约传来夫子教学童们背《三字经》的声音,这里沉寂得仿佛空气都快凝固了,他简直不敢相信,在21世纪的新中国居然还会有这种与世隔绝的地方。
等他回过神来,他发现有好多人围在他身边,那些人目不转睛的盯着他,不时还有人在议论:“他是谁呀?哪儿来的?怎么穿这种怪怪的衣服?”
“现在外面都是公元2003年了,那里的人都穿这种衣服,我们的首都北京还有5年就要举行奥运会了。”陶渊明说。
“奥运会?什么是奥运会?”
“奥运会就是奥林匹克运动会呀?2008年,即将在北京举行,到时候全世界的人都将到北京去。”
“那北京是不是会赚很多钱?”
“当然啦!会赚很多人民币的。
“人民币?人民币是什么?”
“人民币就是外面的人用一种钱,必须要有它,才能买吃的,住的,用的,就像你们现在用的银子一样。”
“是那样啊!我们的祖先就是为了逃避战争才躲到这个地方来的,现在外面还在打仗吗?”
“早就停了!现在外面国与国之间都很和平,人们的生活都很幸福……”
这样谈了好半天,突然那里的酋长说:“今天大家这么高兴,不如叫小伙子们搭个剧台,让姑娘们跳舞庆祝一下吧!”
陶渊明忙说:“不用不用,现在外面早就不用这种方式了,你们看!”随之,他从旅行袋里掏了一台掌上电脑,然后连续敲了几下键,屏幕上立即播放出一些音乐节目。人们惊呆了,“这是什么东西?怎么还有人在里面跳舞呢?”
“现在已不再是几千年前了,人类科技都很发达,他们发明了好多东西,这种东西就叫电脑,人们能够利用它做很多事情。”
“哇!那太好了!那照你那样说来,我们这里太落后了,对了,那外面的人如果要去很远的地方,是不是还得步行或骑马呢?”
“怎么会呢?现在人们可乘汽车、客轮、火车、飞机等,比步行强多了。”
“是真的吗?咦?什么声音好像是从你身上传来的。”
原来是陶渊明的手机响了。他的同事叫他立刻回去策划一个什么关于“世界新鲜事"的项目。那些人就更好奇了:"你怎么和这种小东西讲话呢?”
“噢,这叫手机,人们为了联络方便,都用这种东西,即使对方在千里之外,也能和自己说话的。时间不早了,我得回去了,我必须赶回去策划这个项目,它就是——《世外桃源新编》。”
“不行,不行,你必须留下来教我们学习电脑,或者把我们都带走!否则……”老酋长说。
“上次我辞去时,你们不是说,不足为外人道也,这次怎么了?”陶说。
“上次是晋朝,现在可是强大的新中国了。”人们答到。
一阵笑声飘荡在回家的海面上。
【创新点评】
文章以第三人称的角度,写陶渊明再次到桃花源时的所见所闻,更重要的是写桃花源的人们思想的变化,他们不再闭关自守,而是向往科学、追求创新。文章从侧面赞扬了新中国的强盛。
【延伸训练】
题目: 我
点拨:
描写自己内在的东西,实际就是要用自己的X光透视出自己的五脏六腑。敢于写自己的灵魂,写自己的风格,敢于剖析自己。自信、宁静、随和多方面兼而描之,并附于自身的统一体中,不管对错优劣,"我"就是一个独特的"这一个"
互动作文教学新方案之二:正确使用记叙的人称一文由优秀教案免费提供,本站为公益性网站,此教案为网上收集或网友提供,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立即删除!
和互动作文教学新方案之二:正确使用记叙的人称相关的教案:
- 快速作文教学模式构建的认识与实践2015-02-05
- 有关作文教学的一些想法2015-02-03
- “导、练、改、评、再作”作文教学模2014-06-06
- 板浦初级中学作文教学改革方案2014-04-15
- 作文讲座(一)怎样处理记叙文的情感2014-03-29
- 情境作文教学过程探析2014-03-21
- 新课改中关于作文教学的几点思考2014-02-28
- 记叙文升级方法2013-12-09
- 互动作文教学新方案之六:善于写“虚2013-10-24
- 互动作文教学新方案之五:学会记“实2013-10-24
- 互动作文教学新方案之四:学习写通讯2013-10-24
- 互动作文教学新方案之三:学习写消息2013-10-24
- 互动作文教学新方案之一:合理交代记2013-10-24
- 作文教学的创新应落到实处2013-10-15
- 作文教学,功在细节2013-07-15
- 作文教学设计2013-06-07
- 《让语言亮起来》作文教学教案2013-06-07
- 全国创新作文教学设计征文大赛2013-03-04
- 初中作文教学的课堂策略——让学生的2013-01-24
- 作文教学三技法2012-12-30
- 抓住联想和想象这两把作文教学的钥匙2012-12-20
- 走出作文教学的误区2012-12-14
- 作文教学“四步骤”2012-12-08
- 个性作文教学2012-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