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幼教教案:
幼教语文教案 幼教数学教案 幼教英语教案 幼教常识教案 幼教音乐教案 幼教体育教案 幼教美术教案 幼儿园教案 小班教案 中班教案 大班教案
> 小学教案:
小学语文教案 小学数学教案 小学英语教案 小学自然教案 小学音乐教案 小学体育教案 小学美术教案 小学信息技术 小学说课稿 小学主题班会
> 初中教案:
初中语文教案 初中数学教案 初中英语教案 初中物理教案 初中化学教案 初中历史教案 初中地理教案 初中生物教案 初中政治教案 初中美术教案
> 高中教案:
高中语文教案 高中数学教案 高中英语教案 高中物理教案 高中化学教案 高中历史教案 高中地理教案 高中生物教案 高中政治教案 高中美术教案
> 其他教案:
评课稿 说课稿 教学反思 教学设计 课堂实录 学生评语 班级管理 班任挚友 教学参考 教学相关 国旗下讲话 信息技术教案 主题班会教案

错误是成功的起点

时间:2013-10-24 08:36来源:网络收集点击:字体:[ ]
最近在教学乘法口诀时,学生很容易出现错误。这一天,我在改前一天的作业时发现学生都错在同一道题上。于是在课上,我把这道题写在黑板上:2个5的积再乘2,积是多少?我先问了一个学生怎么做?这位学生脱口而出,2×5×2。我听完没有立即点评,笑着问道:“你是怎么想的?”“2个5就是2×5,乘出来的积是10,再乘2,等于20。”我还是没有直接捅破,将错就错,把他的答案板书下来。然后,我又出了一道题:2与5的积再乘2,积是多少?学生在下面发出小声的讨论声。我心里很开心,他们发现了不妙,我同样请学生回答该怎么做?一个学生站起来说:“2×5×2”。我也立即板书下来,这时,两道不同的题目出现了相同的答案,我也先请学生说出理由。“2与5的积就是2与5相乘,积是10,再乘2,等于20。” 
  “老师,两道题目答案一样了!”我欣喜学生已经进入观察比较这两题的思维活动中了。“老师,第一道题做错了。”一个学生大声说道。“是的,是的。”其他同学也响应起来,我奇怪地说:“这两位同学都很有道理啊!”刚才那位学生又站起来陈述他的理由来:“2个5的积是5×5,而不是2×5,2×5表示的是2个5的和,也可写为5+5。”他的发言如此关键精彩,我立即板书下这两句话:2个5的和 2×5 (5+5),2个5的积 5×5。并用红粉笔突出“和”“积”两字。下面的学生看起来领悟了,一个学生站起来说:“所以第一道题应是5×5×2。”看来,水道渠成的样子出现了,全班学生在接下来的一分钟沉默中理解了。我马上换了一下数字,同样题目再让他们做,他们很快报出了正确算式。我还没换话题,接着问:“刚才我们为什么会出这样的错误呢?”学生各抒己见,从审题习惯,知识点等方面找到原因,并还进行自我教育,总结经验。“同学们现在都能在错误中发现那么多东西,看来这个错误很有价值啊!”最后,我发现学生们的脸上有自信的神情。 
  学习错误是学生参与学习过程必然伴随的现象之一。《课标》指出:数学课程上的内容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以学生的真实错误为教学内容,让学生通过“尝试错误”的活动,引导他们比较思辨,不仅能让学生明确错误产生的原因,知道改正的方法,体验知识的内在联系与区别,形成系统,在反思中提高思维的批判性。所以,对于一些有思考价值的错误,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如果教师只告诉正确的做法,难以触及问题的实质,更容易抑制学生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发展,如果教师把这些错误巧妙的利用,因势利导,多给学生思维的时间和空间,这样能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发现错误,提高学习积极性,而且扬长补短,促进学生合作交流意识的发展。 
  小小的一道错题,只要老师的有心有意的点拨引导暗示,错误也能在课堂上亮起来,发出夺目的光彩!

    错误是成功的起点一文由优秀教案免费提供,本站为公益性网站,此教案为网上收集或网友提供,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