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课在烈日和暴雨下(九年级上苏教版)
教学内容
课文通过对祥子苦难生活的描写,反映了老北京底层人物的悲惨命运。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学习作者准确、精炼、生动、传神的语言。
2.体会景物描写的魅力,把握其作用。
3.诵读精彩的描写段落,积累精妙传神的语言。
◆过程与方法
1.先让学生说说故事梗概和对作品的理解,教师作些补充。
2.阅读全文,借助“预习提示”,课下注释和工具书初步扫清生字词障碍。
3.学习本文通过主人公祥子拉车生活的悲惨境遇的描述,揭露旧社会人力车夫
所受的苦难。 .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理解旧社会城市贫苦车夫所受的剥削、压迫和痛苦生活。
2.认识旧社会城市底层劳动人民的悲惨命运及其社会根源。
教学重、难点及教学突破
重点
1.体会人物的心里描写的作用。
2.学习运用自然环境的描写烘托人物形象的写法。
3.学习对人物形象的描绘。
难点
1.学习运用自然环境描写来烘托人物的手法,体会细致形象的描绘。 一
.2.引导学生通过主人公祥子拉车生活的悲惨境遇,了解旧社会人力车夫所受的
苦难。
教学突破
1.快速阅读课文,按天气变化划分大段,明确祥子的活动和感受是全文线索。
2.让学生说说自己认为描写最精彩的片段。然后可以第2段为例,理解正面描写烈日和通过人、动植物侧面烘托酷热结合起来的好处。以第5段为例,理解作者从视、听、嗅、味、触觉多方面着笔描写骄阳的炎威。
3.指导朗读。画出课文中直接描写祥子痛苦感受的语句,然后让学生结合自己的亲身体验,朗读课文,努力读出祥子的痛苦心情。
教堂准鱼
◇教师准备
1.查找相关资料。
2.布置学生预习。
学生准备
1.阅读全文,借助“预习提示”,课下注释和工具书初步扫清生字词障碍。
2.思考课后练习第一、二题。
教学步骤
(第1课时)
第一课时教学流程设计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导入 新课。 1.回忆学过知识,进入新课。
2.设置问题,分组研读。 2.交流探讨问题。
3.布置练习。 3.完成课后练习。 ’
一、导入 新课(约 分钟)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1.导入 :我们以前学过老舍先生的一 篇课文,大家还记得吗? . | 1.齐声回答:《济南的冬天》。 |
2.给予肯定:同学们回答得对。老舍 原名舒庆春,字舍予。中国现代著 名作家。 3.讲解: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这篇课 文就是选自《骆驼祥子》中的一段。 简单介绍《骆驼祥子》的主要内容、 祥子的性格及主题思想。 4.检查预习情况。出示板书:给下列 加点字注音——打盹发痧腻烦 馊臭味打嗝恶心攥着幌子 | 2.在教师提示下,记起老舍的主要作 品有长篇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 堂》,话剧《龙须沟》、《茶馆》等。 3.思考选文在小说中的位置,了解小 说内容及主题思想。 4.明确加点字的读音。 |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
1.让学生给课文划分段落层次,指导 学生从课题人手,粗读课文,然后分 层。提示:这篇课文的题目是《在烈 日和暴雨下》,刚好概括了课文的两 个情节:祥子在“列日下”和“暴雨 下”拉车。 2.指导学生学习课文第一部分。课文 第1—2段写烈日下的酷热。提问: 课文是从哪些方面,哪些角度,用了 哪些修辞手法分别写出了“天热得发 了狂”?提示让学生抓课文中的关键 词句。分别写了马路、便道、动植物 以及人的活动。让学生讨论交流。 3.补充:以上这些景物描写和人的活 动的描写起的作用是极写天气的酷 | 1.思考,并归纳出:第一部分(第1—6 段),写天气酷热,祥子在烈日下拉 车所受的煎熬;第二部分(第7一16 段),写祥子在暴雨中拉车的拼命情 况和痛苦感受。 2.讨论交流。从视觉上写马路“干巴 巴”“发着白光”;“使人焦躁的丁丁 当当”是从听觉上写;“烫手”从触觉 上写。用拟人的方法写柳树“病” “无精打采”;把老北京比作“烧透了 的砖窑”比喻兼夸张的手法渲染天 气的酷热;三个“处处”的排比句全 面写人的感觉。重点描述拉车人的 活动时用“奔”,不用“走”,用“灌”不 用“喝”,用“栽”不用“倒”,突出他们 负重如牛马,生活也如牛马。 3.朗读第1、2段。 | ||
热,为主人公祥子的出场创设了一个 特定的环境。让学生齐声朗读第l、 2段。 ’ 4.让学生默读课文第3、4段,划出描 写祥子在烈日下拉车的痛苦和矛盾 心理的句子。讨论以下问题:祥子第 一次出车,拉着空车已经感觉到非常 热,为什么“见了座儿他还想拉?”仅 仅是因为“跑起来也许倒能有点风” 吗? 5.朗读第5段,划出运用比喻、拟人、 夸张、排比等多种修辞手法和表现 声、色、味的语句。请两位同学发言, 其他同学补充。 | 、 4.讨论交流。最后明确:这是祥子迫 于生活的自我安慰,再则,祥子勤劳 惯了,闲着觉得不自在。从祥子拉 车到“不敢再动”,是祥子思想的第 一个变化,他故意把在烈日下拉车 的痛苦轻松化,是为了安慰自己。 5.朗读第5段。两位学生分别发言, 说说找到的一些语句。其他同学补 充。 | ||
三、小结(约 分钟)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1.齐声朗读第1--6段。 2.板书小结:第一部分,烈日下拉车的 祥子。 ^ 3.布置预习课文第二部分。 | 1.朗读课文第1---6段。 2.明确第一部分写了六月十五天气的 酷热和祥子在烈日下拉车所受的煎 熬及心理活动。 3.预习课文第二部分。 |
教学步骤
(第2课时)
第二课时教学流程设计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复习上次课知识,进入本课。 1.复习上次课知识,进入新课。
2.学习课文第二部分。 2.学习课文第二部分。
3.归纳小结 3.归纳小结。
一、导入 新课(约 分钟)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1.引导学生回忆上节课内容。提问: 祥子为了生计,在酷热的天气下拉 车。课文中是怎样描写天气酷热 的? 2.让学生齐读课文第二部分。 | 1.思考,回答:正面描写,抓住有特征 的景物,还有通过人们的感受和反 应来写。 2.齐读课文第二部分。 |
二、学习第二部分(约 分钟)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1.讲述:天气的变化总是这么无常,苦 难的祥子又要在暴风雨中经受煎 熬。提问:课文中是怎样描写天气 变换的?让学生自读课文第7—10 段。 2.补充:这部分大量使用短句,排比 句,语句节奏急促,带有强烈的感情 色彩,对暴风雨的多角度、多侧面的 描绘,展示了人物生存的恶劣环境。 3.让学生阅读第11段,找出描写风 “狂”雨“暴”的语句以及祥子在暴雨 中“挣命”的语句。提示:“砸”、四个 “不能”、“浇、裹、拽”、“直了直”、“吐 出”。 4.请两位同学分角色朗读祥子与坐车 人的不同表现。思考:作者写坐车 人的麻木、无动于衷、粗暴无礼,目 的是为什么? 5.提示,让学生讨论交流。说明祥子 的痛苦不仅来自自然环境,还来自 人剥削人、人压迫人的社会环境。 | 1.自读第7—10段,思考教师的提问。 明确:作者抓住风、柳枝、阳光以及 天色、云、雨的变化特征,细致而逼 真地再现了天气的变化。 2.认真听教师讲述,记下要点。 3.明确:“上面的雨直砸着他的头和 背,横扫着他的脸。他不能抬头,不 能睁眼、不能呼吸、不能迈步。”“祥 子微微直了直脊梁,吐出一口气。” 等。 4.两位同学分解色朗读祥子和坐车人 的部分。其他同学思考问题。 5.讨论交流。明确:刻画坐车人的冷 酷、横暴,揭示了当时社会人与人之 间的关系。 |
三、小结(约 分钟)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1.小结第二部分:暴雨下的祥子。 2.分组:分男、女生朗读全文。注意体 会动词、叠词的运用,词语的色彩和 声响。 3.总结归纳本文的写作特色:运用自 然环境烘托人物;细致形象的景物 描写。 4.让学生仿照课文的环境描写一段 话,揭示人物活动的某种环境。 | 1.明确:这部分写从烈日到暴雨的天 气变化过程和祥子在暴雨中拉车的 挣命情形、痛苦感受。 2.朗读课文。 3.在课文中找出体现这两个特色的语 句并加深体会。 4.仿照课文的环境描写一段话。 |
本课总结
课文记叙了北京夏季里最热的一天的天气变化,通过对旧社会人力车夫祥子在
烈日和暴雨下挣扎着拉车的悲惨遭遇,表达了作者对挣扎在旧社会最底层的劳动人
民的深切同情和对吃人的旧制度的强烈抗议。通过本文的学习,学生不仅对旧社会
下层人民的悲惨命运有了更多的了解,而且学到了运用自然环境烘托人物的写作方
法。
板书设计
’ 第7课在烈日和暴雨下
第一部分(第l一6段),天气酷热,祥子在烈日下拉车所受的煎熬。
.第二部分(第7一16段),祥子在暴雨中拉车的拼命情况和痛苦感受。
问题探究与拓展活动
学习了本文之后,学生对小说中的环境描写的作用有了更深的认识。结合这篇
课文,教师在课后布置让学生完成作文片断练习,自选或自拟题目,写一段话描写某
一景物。
练习设计
◆随堂练习设计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打盹恶心攥着贮藏空旷粗犷搀合谗言焦躁
2.祥孚冒雨拉车的情节中,有三句话是对坐车人的描写,这三句描写在全文中
的作用是什么?
3.课文从不同角度描写了早晨的闷热和正午的烈日,请指出下列的描写各属哪
种情况?从备选答案中选择正确的答案:
(1)街上的柳树像病了似的,叶子挂着灰土在枝上打着卷;枝条一动也懒得动,无
精打采地垂着。 . ( )
(2)处处干燥,处处烫手,处处憋闷,整个老城像烧透了的砖窑,使人喘不过气来。
( )
(3)狗趴在地上吐出红舌头,骡马的鼻孔张得特别大。 ( )
(4)只觉得到处都闪眼,空中、屋顶上、墙壁上,地上都白亮亮的,白里透着红……
在这白光里,每一个颜色都刺目,每一个声响都难听,每一种气味都搀合着地上蒸发’
出来的腥臭。 ( )
A.从植物的形态写B.从动物的反应写c.从人们的感受写
答案与提示:略
◆个性练习设计 ,
阅读“祥子的衣服早已湿透……他哆嗦得像风雨中的树叶。”完成下列练习。
1.“祥子真想硬把车放下”一句中的“硬”字用得好,为什么?
答:
2.文中画线的句子表现了“坐车的’’的什么性格特点?试想象“坐车的”的心理
活动,用一两句话描写出来。
答:性格特点:
心理活动:
3.从文段内容看,祥子的痛苦来自哪里?请概括出两点。
答:祥子的痛苦来自:(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4.文章最后将哆嗦的样子比喻成“风雨中的树叶”,这样写有什么用意?
答案与提示:
1.“硬”字写出了祥子当时不顾一切的(反抗)心理,突出了他在暴雨中难以忍受
的痛苦。
2.性.格特点:冷漠、缺乏同情心、自私;心理活动,反正你得把我平安送到。
3.(1)暴雨的折磨。(2)坐车人的冷漠。
4.一语双关,既形象地写出了祥子当时痛苦不堪的状态,又暗示在那样的社会
里祥子无法控制自己的命运。
教学探讨与反思
本文是长篇小说《骆驼祥子》的节选,因此就有必要对学生介绍整部小说的故事
概况,以加深对人物的理解。教学中重点对景物描写的文字反复诵读,让学生充分
体会景物展开的过程和特色,感受人物的悲惨命运。
第7课在烈日和暴雨下(九年级上苏教版)一文由优秀教案免费提供,本站为公益性网站,此教案为网上收集或网友提供,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立即删除!
和第7课在烈日和暴雨下(九年级上苏教版)相关的教案:
- 苏教版《〈雪〉四人谈》教案2015-04-08
- 苏教版《呼兰河传(节选)》教案22015-04-08
- 苏教版《呼兰河传(节选)》教案2015-04-08
- 《在烈日和暴雨下》练习2015-03-25
- (苏教版)《江村小景》备课资料及练2015-03-25
- 苏教版九年级语文(上)第二单元教学2015-03-13
- 苏教版国标本二年级下《识字2》教学2015-02-27
- 苏教版语文九年级(上)第四单元教学2014-11-24
- 苏教版语文九年级(上)第三单元教学2014-11-21
- 苏教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五单2014-11-21
- 第4课画山绣水(苏教版九年级上教案)2013-10-24
- 第2课林中小溪(九年级上苏教版)2013-10-15
- 第1课鼎湖山听泉(九年级上苏教版)2013-10-15
- 苏教版九年级上第一单元单元说明2013-10-15
- 苏教版九年级语文第二单元验收题(二2013-10-15
- 苏教版九年级语文第二单元验收题(一2013-10-15
- 第8课多收了三五斗(九年级上苏教版教2013-09-12
- 第6课我的叔叔于勒(苏教版九年级上)2013-09-12
- 第5课故乡(苏教版九年级上)2013-08-22
- 《在烈日和暴雨下》教学设计62012-10-02
- 《在烈日和暴雨下》教学设计52012-10-02
- (苏教版)《鼎湖山听泉》教案42012-09-21
- (苏教版)《鼎湖山听泉》教案32012-09-21
- 《在烈日和暴雨下》教学设计42012-0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