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幼教教案:
幼教语文教案 幼教数学教案 幼教英语教案 幼教常识教案 幼教音乐教案 幼教体育教案 幼教美术教案 幼儿园教案 小班教案 中班教案 大班教案
> 小学教案:
小学语文教案 小学数学教案 小学英语教案 小学自然教案 小学音乐教案 小学体育教案 小学美术教案 小学信息技术 小学说课稿 小学主题班会
> 初中教案:
初中语文教案 初中数学教案 初中英语教案 初中物理教案 初中化学教案 初中历史教案 初中地理教案 初中生物教案 初中政治教案 初中美术教案
> 高中教案:
高中语文教案 高中数学教案 高中英语教案 高中物理教案 高中化学教案 高中历史教案 高中地理教案 高中生物教案 高中政治教案 高中美术教案
> 其他教案:
评课稿 说课稿 教学反思 教学设计 课堂实录 学生评语 班级管理 班任挚友 教学参考 教学相关 国旗下讲话 信息技术教案 主题班会教案

从树上还有几只鸟谈起

时间:2012-11-13 12:07来源:教学方法点击:字体:[ ]
     记得在70年代,上小学的时候,有这样一个案例:"树上有10只鸟,’砰’一枪打下一只,树上还有几只鸟?"那时我们的老师曾把它当作检测我们智商高低的一个标准。那时的答案是唯一的:树上一只鸟也没有,鸟都被枪声吓跑了。可是不知从什么时候起,人们对这一案例的答案有了不同的解释,如果谁再坚持认为"树上一只鸟都没有"是唯一的答案,那他一定会被人认为是弱智,是大傻瓜。因为:
    1、树上可以有一只鸟,打死的那只鸟挂在树枝上,没有掉下来。
   2、树上也可以有二只鸟,因为有两只鸟是聋子。
   3、树上还可以有三只鸟,四只鸟,五只鸟……
   4、树上甚至还可以有十一鸟、十二只鸟,因为有的鸟妈妈怀了孕。
千奇百怪的答案,好像是无懈可击的解释,被人们一笑而"接受"了。
     进入21世纪以后,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开始了。《数学课程标准》要求加强估算、重视口算、提倡算法多样化。“算法多样化”本是让学生在学习中自行探索,独立思考带来自己的学习结果,是促进每个学生发展的有效途径,是培养小学生创新精神的最佳平台,其宗旨在于让学生感受问题策略的多样化,并形成解决问题的基本策略。实践中有些教师甚至专家往往走入了极端,把上面这一案例的"多种答案"当作典范,认为答案越多越离奇,越与众不同,就越有个性,智商就越高,学生就越聪明。一位课改专家,在给课改教师培训的时候,就以北师大版数学教材第一册第32页的"老鼠偷土豆"为例,进一步论证算法多样化。                      
     教学情景是: 一只大老鼠背着一袋土豆, 一边跑一边嘟囔着"我背回来7个土豆"。可是他却不知道背上的口袋坏了一个洞,已经有2个土豆掉到了地上, 1个悬在半空,另外还有 1个在洞口眼看就要掉下来。这道题的问题是:袋子里还有几个土豆?
参加培训的老师都认为问题很简单7-4=3(个)或7-2-1-1=3(个)。可是专家的答案却出人意料:
     1、袋子里可以有3个,因为掉了4个。(参加培训的老师纷纷点头,表示赞同)
    2、袋子里可以有4个,因为掉下来的只有3个,袋口的那一个还没有掉下来。(有的老师先犹豫,然后点头,感觉好像有道理)
    3、袋子里也可以有2个,因为老鼠没有发现袋子上的破洞,土豆会一直掉下去。
    4、袋子里还可以有1个、0个……(参加培训的老师茫然、摇头、不知所措)
专家的答案那么多,理由又是那么"充分",让我大吃一惊。一下子开拓了我的"思路":
1、口袋里还可以有7个土豆,因为老鼠发现了口袋上的破洞,又去捡了回来。
2、口袋里也可以有8个、9个、10个……因为老鼠发现没有了土豆,又去偷一些。
     但是,现实中我们的课真得可以这样上吗?
    再如:有位教师在教学345+346+347+348+349=?的简便算法时,让学生把能想到的计算方法都说出来,出现了345×5+(1+2+3+4)和347×5-2-1+2+1这两种方法后感到还不满意,又千方百计引导学生再找。总算是工夫不负有心人:有几个很聪明的学生终于又找到了350×5-1-2-3-4-5、346×5-1+1+2+3、340×5+(5+6+7+8+9)、348×5-3-2-1+1、349×9-4-3-2-1这几种方法。但是因为找方法的时间用的太多,其他练习题就没有时间处理了。并且除了那几个学生积极响应老师的“号召”之外,大多数学生成了看客。望着满满一黑板的算法,下课之后,我询问了一部分学生:“你们掌握了吗”?他们的回答应该令这位老师反思一下吧:“我一种方法也没学会”。所以贯彻课改新理念不要走了极端,要理解数学的本质价值所在!

    从树上还有几只鸟谈起一文由优秀教案免费提供,本站为公益性网站,此教案为网上收集或网友提供,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