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
对不会做的难题要学会放弃
其次,我想谈谈数学的学习方法。我发现,学好数学,有两个基本方法。第一,每天坚持做题。大量做题,既是为了发现自己的不足,也是为了保持对题目的高度敏感。第二个方法,就是不断对自己所做的题目进行反思。我的数学老师一直告诉我,只是看懂每一道题目的答案是毫无意义的。事实上,看懂答案只是迈出了第一步。接下来,我们应该做的是把自己的答案和标准答案进行对比,比较二者思路上的不同。不断地总结各种解题方法,才能在考试时从容地进行选择。此外,通过多次数学考试,我也总结出了一条经验,那就是要学会放弃。由于数学一直是我的弱项,我在考试前就给自己定下了目标:会做的题目尽量做到不失分,难题尽量多得分。高考时,我放弃了最后一道题目的后2问,而把时间用在检查前面的题目上。虽然表面看来我放弃了一道大题,但前面答案的准确性却帮助我在高考数学中取得141分的好成绩。
英语:
好的语感能帮你找到做题状态
接下来要讨论的是英语的学习。我之所以能够取得高考英语145分的好成绩,最重要的就是英语语感较好。语感可以通过大量阅读和做题逐渐获得。我在高三时,每天坚持至少做一篇完型填空和阅读理解,每周写一篇作文。通过这种方式,我在考试时很容易就找到做题的状态,从而真实地展现自己的水平。要注意的是,现在的英语考试减少了对语法的考查,提高了对能力的要求。我们必须要掌握大量的词汇及其相关用法,才能在应对高考时做到胸有成竹。现在已经是4月底了,在剩下的一个月,我建议大家把精力放到最容易得分的地方。时间很紧迫,我们应该抓住自己的弱项进行突击。通过几轮的系统复习,现在能做的就是查漏补缺,尽量不要在细节上失分。我觉得,把之前几次模拟考试的试卷重点复习一下是个好方法。同时,我在高考前几乎不再做难题了。因为他们在高考中分值不大,考到的可能性也比较小。与其钻研一道难题,还不如多背几篇英语文章,美化一下自己的作文。
如何调整考前心态?
考前需要一点阿Q精神
当然,调整心态也是最后一个月的重要任务。我记得高考前最后的一个月几乎每天都在考试中度过。每天的神经都处于高度紧绷的状态。到了这个时候,我反而不太在乎考试的成绩,而是试图通过每次考试模拟高考的情境,最终用平静的心态去面对高考。我曾经在高三的一次考试中,由于心态的问题,从以前的班级前列一下掉到了全班倒数。可见心态对人的影响是很大的。要调整好心态,心烦意乱的时候,可以去找找老师、朋友、家长去谈谈心;对于不理想的考试成绩,自己可以适当有一些阿Q精神;同时,也要在平时练就一种在考场上的镇定自若,使自己做到无论考试多么重要,无论前一科答得好不好,无论试题答得是否顺手,都能平静地答完,不让心态影响自己的发挥。我在高考前,就经常和老师、父母以及身边的同学聊天。他们的支持在很大程度上帮助我缓解了紧张的心情。
自信是成功的法宝。每当面对挫折,面对压力,面对种种难以预知的困难时,它都会拉你一把。就我们来说,自信会让我们觉得考试的失败并不可怕,我们知道自己一定会考好,我们相信自己的实力,这一点在高三最后的阶段尤显重要。最后阶段难免会出现一次两次的成绩下滑,而下滑后脆弱的心理是需要足够的自信支撑的,没有自信就会丧失学习的动力,只有最良好的状态才能保证最强有力的冲刺。
推荐内容
教育新鲜事